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

位于四川、陕西边界地区。1928年,共产党领导川东、川北农民起义,组织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区进入四川,与当地革命武装会合,攻下通江、南江、巴中,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7日在通江成立川陕工农民主政府,粉碎四川军阀的多次“围剿”,到1934年,根据地扩大到西至嘉陵江,东至城口、开江,南至营山、渠县,北包陕西宁强、勉县、南郑、西乡、镇巴五县邻近四川边界地带。1935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张国焘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向川、康边境转移。


猜你喜欢

  • 通海镇

    ①唐置,即今云南通海县。为控制今滇南一带的重地。南诏于此置通海城。②北宋置,属虹县。在今安徽泗县东二十六里通海乡。据传有一泉眼,曾流出海螺、海鳝化石,以为泉通东海,故名通海。为唐宋汴河沿岸重镇。③即今

  • 庆甸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即今云南凤庆县。元改庆甸县。

  • 十一道沟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鸭绿江北岸十一道沟乡。隔江斜对朝鲜罗竹里。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临江县东南有十一道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十一道沟金矿在长白(县)十一道沟迤东。前清光绪末, 曾有

  • 杏花沟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花沟在“卫东北三十五里”。

  • 周铁桥镇

    又名桥头镇。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北四十五里周铁镇。东近太湖。清移下邾巡司于此。

  • 香柏城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北部孟养。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即今缅甸克钦邦孟养。南诏时属丽水节度使。

  • 铜鼓嶂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铜鼓嶂 “在县北,又有葫芦峒诸险,皆贼出没处。嘉靖四十五年,抚臣吴百朋遣将破贼赖清规于此”。

  • 乍浦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乍浦“在县南二十里,与海盐县接界。县南境之水,悉汇于此。《志》云:乍浦之水,旧自官河入海,元至正间,番舶皆萃于此”。

  • 扶欢山

    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八十里。《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扶欢山“唐以之名县。今谓之寨山”。《清一统志·重庆府一》:扶欢山,“《旧志》:县有砦子山。明万历中,

  • 三门

    即砥柱山。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唐赵冬曦《三门赋序》:砥柱山之六峰,“其最北有两柱(即今鬼门岛、神门岛)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清雍正《河南通志》卷15:“康熙四十三年,陕甘总督博济等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