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卫
明洪武初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九年 (1376) 改为夷陵千户所。
明洪武初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九年 (1376) 改为夷陵千户所。
北宋置,属宜州。在今广西河池市西。《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 宝积监 “自河池而西五十里, 坑户穴地深五十丈, 取矿入炉, 炼成银”。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战国魏邑,即今山东荷泽市西北葭密寨。《寰宇记》 卷13曹州乘氏县引 《竹书纪年》: 幽公三年(前431),“鲁季孙会晋侯于楚,取葭密,遂城之”。古邑名。春秋、战国鲁邑。即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葭密寨。《古
古国名。故地或以为在今加里曼丹岛东北的塞布库岛。一说以为在今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三宝颜。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东南海上诸杂国”条:“东南海上有沙华公国,其人多出大海劫夺,得人,缚而卖之阇婆。”又见于
亦作悒怛。 古西域国名。 公元5世纪中叶,游牧部族哒人击败波斯、贵霜王朝。 建都拔底延城(今阿富汗北部伐济腊巴德)。 《魏书·西域传》: 哒国 “其人凶悍,能斗战。西域
又名双塔。即今上海市青浦县西三十六里商榻镇。清光绪 《青浦县志》 卷2: 商榻镇,“商人往来苏松,为适中之地,至夕住此停榻。故名”。1977年划归青浦县。在上海市青浦区西端,北、东、南三面被湖泊所围。
一作隆子。即今西藏隆子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仑孜”。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北梅塘乡 (栗塘街)。清光绪 《庐陵县志》 卷3: 栗塘市 “在县西三十五里”。
即龙额县。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作龙赖县。
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盘亭乡。明置巡司于此。清雍正十年 (1732) 移于九牧镇。
即今福建南安市南莲河。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二十年(1387)废。地滨海,产海盐,清置莲河场,设盐课大使。民国初裁场官,归莲河盐釐局管辖。古水名。即今福建省南安县南莲河。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于此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