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少林寺

少林寺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相传为晋魏时建造,初名法兴寺,元改名栖云观,后改为少林寺。寺东有清泉水池,石壁凿有红龙腾跃水面,旁有“红龙池”三字, 为金大定七年(1167)刻石。寺前有菱角石,大数丈,形如菱角;蟒石长二丈余,横卧松树下。另有蛤蟆石、仙人望海、帐房石、晾甲石、饮马潭等。寺毁于日寇侵华之战火。寺东尚存明末建多宝佛塔一座。

②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三十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昌三年(527)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唐初,少林寺僧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寺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及千佛殿的“五百罗汉壁画”等珍贵文物。


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史称达摩为初祖,称少林寺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广为流传。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又名毗卢阁)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重建,恢复原貌。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李世民)”壁画。达摩亭相传二祖慧可曾在此立候达摩,雪深及膝,故又称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西南的二祖庵,以及附近唐代的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时的法华塔,元代的缘公塔等,在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内保存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3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苏轼、米芾、蔡京、赵孟��、董其昌、日本僧人邵元撰文和书写的碑刻最为珍贵。初祖庵及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 林 寺 塔 林


猜你喜欢

  • 永新县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置,属安成郡。治所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隋开皇中废入泰和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平州。八年(625)又废。显庆四年(659)复置,属吉州。治所即今永新县。元

  • 扶南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笼州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南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及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为笼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笼州置,治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辖境同

  • 波罗城

    ①即今河北隆化县。清光绪 《畿辅通志》卷67: 波罗城,“城东南有黄姑屯,即波罗河屯,西为行宫,有巡检千总驻守”。②即辽上京临潢府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林东镇) 南沙里河注入乌力吉沐沦河处。《清一

  • 平头寨

    南宋绍兴三年(1133)岳飞建,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8雩都县:平头寨在“县北百里,路通闽广,当五峒七径之冲。宋绍兴中,岳飞平固石洞贼,遂于是地建砦,亲率麾下筑之。寨成,立司招收义军捍御

  • 柳林镇

    ①清置,属永宁州。即今山西柳林县。清于此设柳林镇巡司。1973年于此设柳林县。②清置,属耀州。即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镇村。(1)在山西省柳林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5.5平方千米。人口5.5万。

  • 广桥寨

    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南。《清一统志·兴化府》:广桥寨“在仙游县西南二十里。路当晋江、南安、安溪之冲,设木为寨。其南为南关寨。皆里人魏昇鸠工造设”。

  • 杭口街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修水北岸杭口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 义宁州西有杭口。

  • 兰马台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五里。《水经·易水注》:故安县有小金台,“台北有兰马台,并悉高数丈,秀峙相对。翼台左右,水流径通,长庑广宇,周旋被浦,栋堵咸沦,柱础尚存,是其基构可得而寻。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

  • 南笼厅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改安笼千户所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雍正五年(1727) 升为南笼府。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安笼千户所置南笼厅,治今贵州省安龙县。属安顺府。雍正五年(1

  • 军粮城

    在今天津市东郊军粮城镇。唐置,专理海运事务。清乾隆《天津县志》卷6:军粮城“周围基址尚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军粮城镇西一里考古发现一批唐遗址,其中有一土台。据《津门考古》:“高出周围平地数十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