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阳门

宣阳门

①又名��门。 汉晋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五年 (311),刘聪令王弥等 “遂寇洛阳,攻陷平昌门,焚东阳、宣阳诸门及诸府寺”。

②又称白门。六朝都城建康 (今南京市) 的南墙正门。约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东路以南的淮海路一带。《晋史·明帝纪》: 东晋太宁二年 (324),王敦将沈充等 “至宣阳门,北中郎将刘遐、苏峻等自南塘横击,大破之”。


(1)又称謻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城南城东起第四门。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刘聪攻洛阳,遣王弥克此门。(2)三国吴筑,为六朝时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南面正门,前临御道,东晋起称宣阳门,又称白门。约当今南京市淮海路一带。


猜你喜欢

  • 车师国

    一名姑师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后分为车师前国与车师后国,皆属西域都护。

  • 利浪驿

    明置,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在今云南富民县北境。

  • 於商

    战国秦邑。在今陕西丹风县西古城村,一说今陕西商州市东南。原名邬,亦称於。战国时秦卫鞅封地。后为商鞅之封地,称为商,也称於商。《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有说於

  • 张良山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寰宇记》卷144京山县:张良山“在县北十里。山有张良走马路。至今不生草木”。《方舆纪要》卷77京山县:张良山在“县北八里。峰峦高峻,草木秀美。峭壁间有一横径,多马迹,俗传子房曾息兵

  • 有穷

    夏代国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左传》:襄公四年(前569),魏绛曰:“有穷后羿。”《水经·河水注》:大河故渎“西流径平原鬲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鬲县故城在

  • 朝阳崖

    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岷江边。《舆地纪胜》卷163叙州: 朝阳崖 “在宜宾县十里。其山石皆赭色,朝阳始升,远望若虹霓绛绡,俗谓之有赤崖”。《方舆纪要》 卷70叙州府宜宾县: 朝阳崖在 “府西北二十里。一名

  • 北随安左郡

    南齐置,属司州。治所在济山县(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梁改为北随郡。

  • 东梓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四里。宋《乾道临安志》卷2:东梓巡检司寨“在富阳县界”。明以后废。集镇名。在浙江省富阳市西南部、富春江南岸。东图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于此置巡

  • 瓦寺安抚司

    明正统六年(1441)置,属威州。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玉龙乡西北涂禹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加瓦寺宣慰司衔,嘉庆元年(1796)升宣慰司。

  • 洵阳坝

    即今陕西宁陕县东北旬阳坝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洵阳坝汛 “在宁陕厅北一百四十里。嘉庆十九年设把总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