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州
①唐咸亨三年(672)置,以处吐谷浑部落,属灵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北红城水古城。至德后陷于吐蕃。大中三年(849)收复,改置威州。
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开原城(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后废。
(1)唐咸亨三年(67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乡北红城水古城。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附近区域。至德后没于吐蕃。大中三年(849年)收复,改名威州。(2)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辽宁省开原市北老城镇。属辽东都司。后废。
①唐咸亨三年(672)置,以处吐谷浑部落,属灵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北红城水古城。至德后陷于吐蕃。大中三年(849)收复,改置威州。
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开原城(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后废。
(1)唐咸亨三年(67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乡北红城水古城。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附近区域。至德后没于吐蕃。大中三年(849年)收复,改名威州。(2)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辽宁省开原市北老城镇。属辽东都司。后废。
即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河洑山东麓河洑镇。明嘉靖 《常德府志》 有河洑市。
又作新开湖。唐渤海国称湄沱湖,金代称北琴海。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中俄边境。《清一统志·吉林一》:兴凯湖“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周围数百里。湖之南诸山中流出之们河、苏扎哈河、勒富河、都特赫等河,俱会
广义的武夷山在今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岭,南连九连山,为赣江、闽江分水岭。主峰黄岗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海拔2158米,为本省最高峰。狭义的武夷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二十里,
在今广东龙门县东。《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龙门县: 路溪水 “源出县东北铁坑山,西南流,会于西林水,可通舟楫”。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自金陷陕西天水、长道,并当边面,地势平衍,金骑四布, 纵横无碍, 步兵不能捍御。隆兴中,四川宣抚吴璘乃创地网,其制于平田间,纵横凿为渠, 每渠阔八尺,
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南朝宋置,南齐置南襄城郡于此。《南齐书· 曹虎传》: 永明六年(488),“荒贼桓天生复引虏出据隔城,遣虎督数军讨之”。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三十五里凤凰矶北麓。《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 “凤凰山在县西南二十里,下临荻港,有珠金沙。宋末,贾似道与蒙古相距,尝驻珠金沙,走还扬州”,即此。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九十六里高阳。东汉省。西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封高密顷王子恁置,治今山东省昌邑市东南。东汉省。
北宋庆历五年 (1045) 置,属原州。在今宁夏彭阳县北草庙乡。元废。
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寰宇记》卷85仁寿县:丽甘山“在县东二十里。按《图经》:昔有十二玉女于此山汲盐泉煎盐,以玉女美丽,其盐味甘为名。今灶迹尚存”。《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丽甘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