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府
①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朶甘思、哈答、李唐、鱼通等处钱粮总管府。治所在哈答城(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后废。
②清雍正六年(1728)改建昌卫置,属四川省。治所在西昌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美姑河、金沙江以西,木里河下游以东地区。1913年废。
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建昌监理厅置,治西昌县(今四川西昌市)。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大凉山以西、大雪山及木里以东地。1913年废。
①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朶甘思、哈答、李唐、鱼通等处钱粮总管府。治所在哈答城(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后废。
②清雍正六年(1728)改建昌卫置,属四川省。治所在西昌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美姑河、金沙江以西,木里河下游以东地区。1913年废。
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建昌监理厅置,治西昌县(今四川西昌市)。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大凉山以西、大雪山及木里以东地。1913年废。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西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弥勒、师宗、丘北等县及砚山县部分地方。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广西直隶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广西
在今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左天柱峰半山腰的峡谷中。岩上有用天然岩石依崖雕凿而成的释迦牟尼像。该像雕于宋元祐二年 (1087),高4米。
北宋政和中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 (1121) 废。
即红坪县。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青林乡。即“红平县”。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水经·河水注》:“芒干水出塞外……西南径白道南谷口,芒干水又西南径云中城北……又西南注沙陵湖。”
即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以内蒙古札萨克图第三代郡王鄂其尔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所建家庙而名。1931年为兴安省会。1947年改名乌兰浩特,设乌兰浩特市(意为红城)。1949年为兴安盟行政公署驻地。
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设贡觉委员,属川滇边务大臣,1912年改置贡县。
大石河支流。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龙泉河“源自房山县大安山下,西南流与琉璃河合,河宾有金盘宁宫”。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三坑镇。清设三坑汛,有外委把总驻防。
1920年改普兰行政区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西畴县。民国《西畴县地志》:“县属全境分西洒、畴阳两区,取每区之首一字,故命名曰西畴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