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宝山

天宝山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西山支脉。清《日下旧闻考》卷102:“天宝山有茶棚庵、山神庙、七圣庙。”

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明嘉靖《建宁府志》卷3《山川》建安县:天宝山“在丰乐里。延袤五六十里,峰峦起伏,联属不绝,下有天宝寺”。

③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天宝镇。明嘉靖《龙溪县志》卷1:天宝山“在县西北二十一都。……宋时有明珠夜飞入九龙江,为渔人所得,以贡,因名”。《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龙溪县:天宝山在“府西三十里。五峰峭立,周百余里,郡之望山也。宋大中祥符中山下溪产大珠,入贡,因名”。

④在今江西崇仁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崇仁县:天宝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峭拔森耸,为郡界伟观”。

⑤在今四川会东县南嘎吉乡境。清同治《会理州志》卷1:天宝山“在南一百九十里戛吉场后”。产银、铅及锌。


(1)山名。在山东省平邑县境内。海拔501米,面积11平方千米。取“物宝天华”之意,故称天宝山。山上以至峪底遍植梨树,素称“黄梨之乡”。黄梨栽培已有二百余年历史,现有梨树十五万株。名胜古迹有小圣堂(始建于元代)、朝阳洞和赵庄溶洞等。朝阳洞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巨大石壁,钟乳形状各异;上层洞窟宽敞,可容数百人。赵庄溶洞,顶部垂钟乳,地下石笋、石柱林立。抗日战争时期北海银行曾在此印制过解放区发行的纸币。(2)集镇名。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属老头沟镇。人口1万。原天宝山镇人民政府驻地。镇因天宝山得名。山高有宝藏,金代在此炼银,故名。有铅锌矿及机械、制材、食品等厂。有公路东接302国道。


猜你喜欢

  • 曹操城

    在今陕西汉中市北十七里。《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 古曹操城,“ 《魏志》: 建安二十四年,王自长安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后留夏侯渊等守汉中,即此”。

  • 四门岩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方舆纪要》卷108广西梧州府怀集县:四门岩在“县西五十里。石山突起数百丈,下有石室,外为四门,岩中奇胜不一。一名花石洞,岩之东为游仙岩,岩之西为冲天、道士诸岩。又西数里曰三潮岩,中

  • 大法寺

    一名八王寺。在清盛京福盛门外,今辽宁沈阳市小北门里路东。努尔哈赤进入盛京(今沈阳)后,其第十三子阿济格被封为郡王,后晋为亲王,在此营建家庙。后又为著名的八王之一,故有“八王寺”之名。

  • 傥谷

    在今陕西洋县北三十里。即骆谷南口。终南山之谷。《新唐书·地理志》 兴道县: “有骆谷路,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即傥骆道的南口。在今陕西省洋县北。因经傥水河谷而名。

  • 星子山

    在今陕西镇巴县东南八十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星子山 “洋水源出此”。

  • 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许国曾徙于此。《左传》:成公十五年(前576),“许灵公畏偪于郑,请于楚,楚公子申迁许于叶”。昭公十八年(前524),“叶在楚国,方城外之蔽也”。战国末属秦,《史

  • 金宁县

    隋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西南。大业初属日南郡。唐武德五年 (622) 属智州。贞观十三年 (639) 后废入越裳县。古县名。隋置,治今越南河静省河静西南。属日南郡。唐初属智州,贞观中废。

  • 三休亭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玲珑山上。宋苏轼《登玲珑山》诗:“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贮风。”即此。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玲珑山上。宋苏轼有“三休亭上工延月”诗句, 即指此。

  • 末柸城

    在今山东武城县西南。《元和志》卷16清河县:“故末柸城,在县东北五十里。《十六国春秋》曰:‘鲜卑段末柸自称辽西公,于此筑城,与石勒相持。’因为名。”

  • 成都县

    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于蜀国都城成都置,为蜀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汉时兼为益州治。三国蜀汉建都于此。西晋为蜀郡及益州治。成汉都于此。东晋为蜀郡及益州治。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复为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