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鳙水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大鳙水“出大鳙山,溉田六十余顷,西北流入斜水。《志》云,大鳙与芙蓉峰水并入绣水。盖斜水合于大鳙矣”。《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鳙水“源出大鳙山。山有二水:东水东流,径开化过兰溪县入浙江;西水西北流,二十里与石耳芙蓉山水会于中平,又西过江湾与武溪会于汪口,又西南与浙源西水会, 曰武口”。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大鳙水“出大鳙山,溉田六十余顷,西北流入斜水。《志》云,大鳙与芙蓉峰水并入绣水。盖斜水合于大鳙矣”。《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鳙水“源出大鳙山。山有二水:东水东流,径开化过兰溪县入浙江;西水西北流,二十里与石耳芙蓉山水会于中平,又西过江湾与武溪会于汪口,又西南与浙源西水会, 曰武口”。
唐置,属淅州。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北。后废。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水经·沭水注》:葛陂水 “发三柱山,西南流绕辟城南,世谓之辟阳城。……积以为陂,谓之辟阳湖,西南流注于沭水也”。
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锦江山 “在龙游县北四十里。江自成都此山下瞰如带,因名。锦江山巅旧有太白亭”。
又作兒塘。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晋书·王恭传》: 东晋隆安二年 (398),王恭败,擒送京师,“时桓会等已至石头,惧其有变,即于建康之倪塘斩之”。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六朝时为京师建康东南
即今吉林柳河县南三源浦朝鲜族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柳河县:“县属三源浦,距县市南九十里。……附近又为人参种植地,以本处为人参大集散场。”
五代南唐升元中以上高镇改置,属高安县。即今江西上高县。保大十年(952)升为县。五代南唐昇元时改上高镇置,即今江西省上高县。属高安县。保大十年(952年)升为县。
即今内蒙古通辽市西莫力庙苏木。以清嘉庆年间所建莫力庙而名。村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西部。莫力庙苏木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50。莫力庙建于清嘉庆年间,莫力,藏语意为“坨子山”;一说蒙古语意为“马
又名江陂。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三十六里江口镇附近。《水经·颍水注》:“(大漴)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即此。北宋于此设江陂镇。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一作仑头。汉西域国名。国都在今新疆轮台县南柯龙克沁遗址。西汉武帝时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所灭。《汉书·李广利传》: “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 置使者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