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雷山

大雷山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水经·沔水注》:“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又引杨泉《五湖赋》曰:“大雷小雷,湍波相逐。”

②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南大雷山。《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大雷山在“县西四十里。四明支山也。山极高,眺百里外,下瞰鄞江”。

③在今浙江象山县西。《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大雷山“在县西二十里。盘踞数十里”。

④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北太湖中。杨修《五湖赋》:“大雷、小雷,湍激相逐。”周处《风土记》:“太湖中有大雷、小雷山,相距六十里。”《清一统志·湖州府一》 “大雷山”条引《旧志》:“大雷山在(长兴)县北四十里,为洞庭之西山,属长兴;小雷山在县东六十里,为洞庭之东山,属乌程。”


猜你喜欢

  • 丰满特区(县级)

    1949年置,属吉林省。治丰满街(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大丰满)。1951年12月划归吉林市管辖。1953年3月撤销,并入吉林市。

  • 巢州

    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襄安县 (今安徽巢湖市)。七年 (624) 废。(1)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襄安(今安徽巢湖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巢湖市和无为县西北地。属淮南道。七年废。为巢县。

  • 泗河城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北泗河镇。《吉林乡土志》: “本镇东门外,有古代土城一座,东、西门各一,面积约一方里。据土人云: 此系辽、金时之遗物,盖牧马之场所也; 泗道河子又流经其东,此即本城名之由来也。”

  • 黄泽

    ①又作黄泽岭。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资治通鉴》 唐光化三年 (900),朱全忠击刘仁恭,刘仁恭 “求援于河东,李克用遣周德威将五千骑出黄泽,攻邢、洺以救之”。胡三省注: “黄泽关,在辽州辽山县

  • 龙门

    ①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②即伊阙。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以龙门山(今西山)和香山(东山)隔伊河夹峙如门, 因名。唐刘长卿《龙门八咏·

  • 丁溪

    即今福建德化县南汀溪。源出县西南芹山,东北流,在县南汇入浐溪。《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丁溪“在县南。……相传溪本南流,不与浐会。宋元符中,大雷雨,水流回转,纵横若丁字,因名”。

  • 长沙塘营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方舆纪要》卷101新会县:长沙塘营“在县西南。有北腊、山船、金坑、雷公岩、斩头等山贼”。

  • 和城县

    ①东晋置,属南顿郡。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南五十六里秣陵镇北。北齐移治今项城市西南南顿乡,属项城郡。隋大业初改为南顿县。②南朝梁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寰宇记》 谓在彭泽县东北二百二十二里

  • 奋戎城

    唐乾符二年 (875) 置,属戎州。即今四川南溪县。北宋乾德中移南溪县治此。唐乾符二年(875年)置,即今四川省南溪县。北宋乾德中移南溪县治此。

  • 锡岩

    又名锡岩仙洞。在今湖南衡东县东三十五里鱼形乡锡岩村金觉峰东麓。清光绪 《衡山县志》:“唐时锡封金觉,故山名金觉,岩名锡岩。” 石壁上镌有晋人谢灵运、明成化年间衡山知县鲍德等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