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汾墟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二十里大汾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龙泉县西有大汾墟。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二十里大汾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龙泉县西有大汾墟。
即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唐杜佑《通典》卷178幽州昌平县:“古居庸关在县西北,齐改为纳款关。”《新唐书·地理志》 昌平县:“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
北宋置,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元丰九域志》 卷6南安军南康县有 “南埜”镇。
即今河北蠡县东北二十里辛兴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蠡县图:东北有辛兴村。(1)在河北省蠡县中部。面积64.7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兴,人口 7000。初名新兴,后讹为今名。1957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十里黄岑山东。《方舆纪要》卷82宜章县:仰天湖“平旷无山阜,涌泉蓄水,周回三十里”。
北宋以马栏堡置,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十里张家砭乡高石角北,故关遗址尚存。
一作吗呢图噶图勒罕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东北额尔齐斯河南岸。清《塔尔巴哈台事宜》卷3:玛呢图干都尔罕卡伦“在鄂伦布拉克北八十里鄂尔齐斯河岸与科布多交界”。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通江县析置,治毛浴镇(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毛裕乡)。1935年2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通江县中心地带析置,治毛浴镇。1935年红军北上后撤销。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方舆纪要》卷117赵州:三耳山“在州治(今凤仪镇)西里许。有三峰高耸如耳,一名凤仪山。以一支两翼如凤来仪也”。
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古以为诸山所宗,故称 “岱宗”。《尚书· 舜典》 说: 帝舜“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 五帝本纪》 说,黄帝曾登 “岱宗”。即此。《封禅书》: “岱宗,泰山也。”即泰山。
在今云南弥勒县西南一百十二里巡检司镇。明置巡司于此。清置捏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