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山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庆山“在英德县北。即古英州治。西有流杯池。《旧志》:龙山在县北半里,大庆山在县北二里,盖即一山而异名也”。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庆山“在英德县北。即古英州治。西有流杯池。《旧志》:龙山在县北半里,大庆山在县北二里,盖即一山而异名也”。
即今吉林西北嫩江支流洮儿河。《辽史·圣宗纪》:太平四年(1024)“二月己未朔,猎挞鲁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古水名。辽太平四年(1024年)改挞鲁河名为长春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吉
本海阳县地。1941年设牟海县驻此。1945年改名乳山县。1993年改设乳山市。
地区名。指今四川省。《元史·顺帝纪》:至正十七年(1357),“倪文俊陷川蜀诸郡,命伪元帅明玉珍守据之”。
又名大父山、大府山。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 《水经·沔水注》:洞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西南流,谓之白水”。《清一统志·襄阳府一》:大阜山“在枣阳县东六十里。一名大父山”。(1)古山名。在今山东省临
东汉改表是县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城。《后汉书·五行志》: 光和三年(180),“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倾,县易处,更筑城郭”。北周属建康郡。隋废。即
在今新疆疏附县西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59:苏浑山“其山多铜”。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塘㙍江。《方舆纪要》卷104吴川县:平城江在“县西二十里。源出(化)州境那阳山,经林公渡入海”。《清一统志·高州府》:平城江在“源出化州那阳山,南流为平泽水,又东南流至
在今山西岚县北。《方舆纪要》卷40岚县:“天邨寨在县北三十五里。有城周二里,洪武九年调镇西卫官兵戍守。”清初废。
东汉光武帝刘秀陵。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铁谢村西刘家井大冢。《后汉书·明帝纪》: 中元二年(57),“葬光武皇帝于原陵”。注引 《帝王世纪》 曰:“原陵,方三百二十步,高六丈,在临平亭东南,去洛阳十五里。
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苕溪驿 “在府城南。明初置,嘉靖三十一年迁于城内”。清康熙十八年 (1679) 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