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埠
①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北坦埠乡。1912年《安徽省全图》: 东流县东北有坦埠。
②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七十里坦埠镇。清宣统《蒙阴县志》 卷1有坦埠。
集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东北部、升金湖南侧。坦埠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20。因地势平坦的埠头得名。盛产茶、桑及留兰香等。为县北洲圩区农副水产集散地。查坦、坦殷公路经此。升金湖行木帆船。
①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北坦埠乡。1912年《安徽省全图》: 东流县东北有坦埠。
②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七十里坦埠镇。清宣统《蒙阴县志》 卷1有坦埠。
集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东北部、升金湖南侧。坦埠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20。因地势平坦的埠头得名。盛产茶、桑及留兰香等。为县北洲圩区农副水产集散地。查坦、坦殷公路经此。升金湖行木帆船。
古代藏族的族部名。《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牦等,然未始与中国通。”此泛指今西藏及甘、青、川、滇各藏族聚居地区。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四里长阳镇。清光绪《顺天府志》卷27良乡县:“东北八里长阳店镇,南北要道也,有铺在广阳河北。”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青弋江西岸章渡镇。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章家渡镇 “在县西四十五里漆林渡西岸,为石、太二邑水陆要道”。
在东都城的西北角。唐初号洛阳宫。《唐六典》 卷7载: “皇宫在皇城之北。东西四里十八步,南北二里八十五步,周回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 《新唐书·地理志》 曰: “宫城在皇城北,长千六百二十步,广八百有
简称坊前镇。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十里坊前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记:“坊前镇在城东南一十里。”
古泽薮名。本在今湖北江陵以东,江汉之间。《周礼·职方》 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尔雅·释地》 称“楚有云梦”。《吕氏春秋·有始览》列为十薮之一,《淮南子·墜形训》 列为九薮之一。晋以后的学者将古云梦
亦名小巴岭。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寰宇记》卷140难江县:“小巴岭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周地图》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国。其岭上多云雾,盛夏犹有积雪。又有北水源出此山。”
北宋改岐平县置,属奉国县。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一百里岐坪镇。
一名桓山。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东。《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伊山“在衡阳县(今衡阳市)北三十里。《括地志》:伊山,晋桓伊读书处”。
明正德元年 (1506) 改昌平县置,属顺天府。治所即今北京市昌平县。旋罢,八年复置。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昌平、顺义、密云三县。《明史·庄烈帝纪》: 崇祯十七年 (1644),李自成农民军 “陷昌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