坌处汛
清置,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南三十六里坌处镇。1932年置保安镇,1940年废。1984年复设坌处镇。
清置,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南三十六里坌处镇。1932年置保安镇,1940年废。1984年复设坌处镇。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岐州。治所在美阳县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辖境相当今陕西武功县及扶风县南部、乾县西北部地。北周建德三年 (574) 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美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轮台县东策云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1轮台县: 策达雅驿“一名策特尔。回语谓毡庐也。旧曾安营于此,故名”。
北宋置,属清水县。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百家站。(1)古镇名。即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百家站。北宋属清水县。(2)今镇名。(1)在河南省辉县市中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百泉,人口 7
在今甘肃成县南。《方舆纪要》卷59成县:龙峡“在县南十里。峡南半山有洞,曰雷洞。宋绍兴初,金人南侵,郭执中集乡豪守此以拒之”。
又名柳林集。即今山东冠县东北柳林镇。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 筑有土城。清同治二年(1863),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大败地主武装柳林团于此。即今山东省临清市南的柳林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宋景
西藏古地名。别作闷怛卢。约在今贡噶县昌果区。《旧唐书·吐蕃传》:“(刘)元鼎初见赞普于闷惧卢川,盖赞普夏衙之所,其川在逻娑川南百里,臧河之所流也。”
在今广东雷州市城西三里白沙镇白院村。为纪念 “雷祖” 陈文玉而建。陈文玉 (570—638),海康白院村人。陈是百越俚人 (今黎族),唐贞观年间雷州首任刺史。修筑城池,精察吏治,安抚峒落,泽及雷州。后
五代方镇名。吴置,治所在寿州 (今安徽寿县)。南唐改为清淮军。后周显德四年 (957) 复名忠正军。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五代吴升寿州置,治寿州(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长丰等县及淮南市部
即今山东青州市之北阳河。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九回山,东北流径城北,又东北径寿光县西,又北入清水泊,即古浊水。亦谓之绳水。《水经·淄水注》:“吕忱曰:浊水一名溷水。”《清一统志·青州府二》:“古谚所谓‘
在今贵州思南县南。《清 一统志· 思南府》: 得胜关 “在府城南三里。明嘉靖二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