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周家镇

周家镇

即今安徽砀山县东北周寨镇。清同治 《徐州府志》 砀山县境图: 东北有周家寨。


(1)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东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周家,人口 5500。清嘉庆年间周姓在此建屯,镇以屯名。1946年设第九区,1949年改周家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玉米、大豆、高粱等。有服装、阀门、农机修造等厂。有周家大市场。拉滨铁路经此,公路通哈尔滨、双城。(2)在山东省桓台县南部。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阎家庄南,人口 4100。以镇境内有周家庄得名。该庄系万历年间周姓所建,故为其名。建国初为桓台县第一区。1958年为第八卫星公社,同年11月桓台县、博兴县合并,改为博兴县桓城区。1961年分县后为桓台县桓城区。1966年撤区改为周家公社,1984年建乡,1994年改镇。大、小龙须沟及大寨沟流经。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有建筑公司、安装公司、开关厂等。张田、果阎、阎荆公路交会于此。(3)在四川省兴文县西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周家,人口 1200。1949年为周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产煤、水果、生漆等。有煤、硫铁、石灰石等资源。有化工、采矿、砖瓦、造纸及小水电。底仙、珙兴公路经此。镇西北有神龙、神凤溶洞。(4)在四川省大竹县东部。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周家,人口 2140。清乾隆年间兴场。以姓氏为名。1953年置周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产油菜籽、苎麻、蚕茧、柑橘等。有酿酒、食品加工、农机修配、采煤、建筑、砖瓦等业。县境山区农副产品集散地。通公路。


猜你喜欢

  • 龙渠镇

    即今四川万县东南龙驹镇。《新定元丰九域志》卷8忠州:“南宾县尉司,本伪蜀龙渠镇,属夔州,皇朝割属忠州,移南宾县尉于此。”

  • 华严寺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区西南隅。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辽史·地理志》:清宁八年(1062)“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保大二年(1122),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

  • 勐 (猛) 老

    宋大理置,属景昽。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元改老告总管府。

  • 胥浦塘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胥浦塘 “相传子胥所凿,其源自长泖而东,会诸泾港之水,北流会于潢潦泾”。今西南接浙江嘉善县上海塘,东北流入掘石港,仅十余里长,已不能直入潢潦泾

  • 罗江大水河

    即罗江。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明史·何洪传》: 天顺间,“德阳人赵铎反,……(刘雄) 追之罗江大水河,手馘数人,贼连败。千户周鼎伤,雄前救之,径奔贼阵,丛刺死”。

  • 炭妇镇

    北宋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南。《方舆纪要》 卷84南康府建昌县 “芦潭镇”条下: “县南一里又有炭妇镇,今为妙明观。俗传许旌阳试弟子处。”

  • 夏代国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杜注: “鉏,羿本国名。” 《寰宇记》 卷57卫南县: “故鉏城在县东十五里。”

  • 白水山

    ①即泉山。在今辽宁瓦房店市复州城镇南五十里。《资治通鉴》:唐咸亨三年(672)讨高丽酋长剑牟岑叛军,十二月,“高侃与高丽余众战于白水山,破之”。《新唐书·高丽传》 高侃作高偘,白水山作泉山。②在今浙江

  • 齐家坪遗址

    在今甘肃广河县东南二十里齐家坪。1975年发掘,出土大量的陶、石、玉、骨等遗物及住室遗址。据测定晚于仰韶文化,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 益州

    ①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刘熙 《释名》 卷2: “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也。” 东汉应劭 《地理风俗记》 云: “疆壤益广,故名益州。” 辖境相当今四川折多山、云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