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吴大澂铜柱

吴大澂铜柱

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二十里板石镇境原天文台旧址。为珲春至岩杵河要道。清光绪十二年(1886),吴大澂与沙皇俄国巴拉诺夫在沙草峰南竖立土字界碑时,在第八记号处立铜柱。柱高12.15尺,宽3.03尺,上刻吴大澂手书篆字共四行五十八字:“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铭曰:‘疆域有志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二十六年(1900),沙俄入侵珲春时,将铜柱毁为两段,迁至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博物馆。


猜你喜欢

  • 礼城

    即垂惠聚。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里。《水经·阴沟水注》:濄水“又东南屈,径郎山南,山东有垂德聚,世谓之礼城”。

  • 虎头山关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海中大虎山岛。《明史·地理志》 东莞县: “西南有虎头山关,洪武二十七年置。”

  • 沙尔池

    当在今青海天峻县境。《清史稿·地理志》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沙尔池在和硕特北左翼旗东境,当拜王都岭之东麓,周六十余里,东流汇于布喀河。一名善池

  • 麻域

    藏语译称异名,又名芒域。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列城,为阿里三部之一。

  • 南运河

    今京杭大运河自天津市至山东临清市的一段。系利用原有卫河加以疏浚而成。清以来对天津以北的北运河 (白河) 而言,称南运河。京杭运河的一段。自天津市经河北省南部至山东省临清市。长414千米。利用原卫河加以

  • 渎山

    即今四川岷山。《史记·封禅书》: “自华以西,名山七。……渎山,蜀之汶山。” 又 《水经·江水注》: “岷山,即渎山也,水曰渎水矣。”

  • 大剑水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元和志》卷33普安县:“大剑水出县西四十九里空冢山下。”《明史·地理志》剑州:“北有大剑溪、小剑溪。”

  • 药 (藥) 师崖石刻

    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凤凰山凤凰禅院背后。《清一统志·邛州》: 凤凰山 “在大邑县西八十里。有药师岩、虎擘泉、骑鲸柏诸胜”。药师崖石刻始凿于唐开成二年 (837),其后五代、宋、元、清均曾增刻。石刻全长15

  • 哈喇和林河

    指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元史·地理志》 和宁路: “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 (1235) 建都城于河东岸,作万安宫。

  • 青云谱

    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为历史悠久的著名道观。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321年),为许逊之“净明真境”。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改名天宁观,大和五年(831年)改为太乙观。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为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