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监
北宋庆历四年 (1044) 置,属仪州。治所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四十里铜城乡。《宋史·食货志下》: “陕西复采仪州竹尖岭黄铜,置博济监,铸大钱。”
北宋庆历四年 (1044) 置,属仪州。治所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四十里铜城乡。《宋史·食货志下》: “陕西复采仪州竹尖岭黄铜,置博济监,铸大钱。”
辽穆宗 (951—969) 时置,属上京道。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五十家子村古城。一说在今敖汉旗东北木头营子乡新民村。金废。辽穆宗置,治永安县(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新民村)。辖境约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敖
又作兀剌孩、兀良海牙、斡罗孩。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元史·太祖纪》:四年(1209),攻西夏,“克兀剌海城,俘其太傅西壁氏”。
①东魏武定八年(550)分良城县置,属武原郡。治所在今江苏邳州市境。后废。②辽置,为开州治。治所即今辽宁凤城市。金废。③1932年改阿迷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1931年《阿迷县长蒋子孝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内。唐刘禹锡 《送廖参谋东游》 诗: “望嵩楼上勿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内。唐刘禹锡有“望嵩楼上忽相见”诗句。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置,属临海郡。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寰宇记》卷99瑞安县:“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
①唐置,为羁縻林西州治。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老街东南。后废。②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以巴林右翼旗地置,属直隶赤峰州。治所即今内蒙古林西县。因在巴林西部,故名。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热河道。1
①亦称高陵。俗称西陵。即曹操陵墓。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西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 建安二十五年 (220) 正月 “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二月丁卯,葬高陵”。《河朔访古记》谓魏武高平陵
即今甘肃环县西北山城堡。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一再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继续调集重兵进行围攻。红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一方面对愿意抗日,不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为沅江支流。《方舆纪要》卷81城步县:巫水“源出巫山,分为二派:东经县东七十五里之威溪,入于资江;西经城南之南江,又西经城西三十里之乌龙江,入靖州会同县之洪江”。即“7
在今山西天镇县东北约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桦门堡 “在新平东二十里,万历九年设,十九年增修,周不及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