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博平县

博平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北肖王庄乡西南王菜瓜村西二里。三国魏属平原国。北魏属平原郡。隋属清河郡。唐贞观十七年(643) 省入聊城县,天授二年 (691) 复置,属博州。北宋景祐四年 (1037) 徙治宽河镇 (今茌平县西博平镇)。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6年撤销,并入茌平县。

②北魏改博县置,为泰山郡治。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北齐为东平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名汶阳县。

③南朝宋侨置,属魏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东北博平。北魏属东魏郡。北齐省。


(1)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东。北齐省。(2)北魏以博县改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镇,属泰山郡。北齐为东平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汶阳县。(2)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北,属东郡。三国魏、晋属平原郡、国。北魏、北周属平原郡。隋开皇中属博州,大业初属清河郡。唐属博州,贞观十七年(643年)省入聊城县,天授二年(691年)复置。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徙治宽河镇,即今茌平县西博平镇。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原属山东省,1949年改隶平原省,1952年复属山东省。1956年并入茌平县。


猜你喜欢

  • 青谷

    亦称清水谷。在今陕西洋县东北。《资治通鉴》: 东晋宁康元年 (373),秦苻坚遣将王统进兵汉中,“梁州刺史杨亮帅巴僚万余拒之,战于青谷”。即此。又称清水谷。在今陕西省洋县东北。东晋宁康元年(373年)

  • 朱坑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珠坑镇。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移滨江巡司于此。

  • 西周初封国。姬姓。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富辰曰: “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原、酆、郇,文之昭也。” 春秋时为周畿内邑。后属晋。《左传》:

  • 赵家湖古墓群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五十八里。因地处赵家湖周围岗地,故名。为西周晚期至战国中期古墓葬。1975年以来先后发掘古墓二百九十七座,出土文物有古铜、铁、竹、木器和玉器等一千多件,以错金鸟篆铭文铜戈最为珍贵。

  • 乌墩镇

    一名乌镇。北宋置,属乌程县。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方舆纪要》卷91:“唐元和初,镇海节度使李錡反,有将军乌姓者,力抗于此而死,镇因以名。”

  • 宏圣寺

    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清一统志·大理府》:宏圣寺“在太和县(今大理古城)西南十三里苍山七峰之麓。中有一塔最高, 名一塔寺。明杨慎《游记》:考之史传,为隋文帝时建。俗名阿育王塔”。

  • 龟峰山

    ①在今浙江衢州市。《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峥嵘山”条:“其东南相连者曰龟峰山,府治枕其麓。”今与峥嵘山统称府山。②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弋阳县:龟峰山“弋阳江经其下。山连峰

  • 和解部

    唐室韦诸部之一。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新唐书·室韦传》: 塞曷支部 “益东有和解部”。

  • 偃月垒

    即却月城。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西南。《水经·汉水注》: “沔左有却月城,亦曰偃月垒,戴监军筑。”又称却月城。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东晋元兴三年(404年)刘道规败桓振将桓仙客于此。

  • 东乌珠穆沁旗

    即乌珠穆沁左翼旗。清顺治三年(1646)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嘎海庙(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苏木)。1949年并入东部联合旗。1956年复置东乌珠穆沁旗,驻喇嘛库伦庙(1966年改名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