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劳县
南朝梁置,属梁寿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北三十二里。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静州。九年 (626) 废入龙平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北。隋属静州,大业初州、县并废入龙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龙平县复置,属富州。九年又废。
南朝梁置,属梁寿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北三十二里。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静州。九年 (626) 废入龙平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北。隋属静州,大业初州、县并废入龙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龙平县复置,属富州。九年又废。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七十里海上。《清一统志·兴化府》:大孤屿“平田中突起一阜,其形如龟。又名大龟屿。又有小孤屿”。
亦作葛笼城。为大理国屈部居住城。在今四川德昌县南。《元史·地理志》 德昌路: “在建昌西南,所居蛮号屈部。元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立定昌路,以本部为昌州。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入德昌路,治本州葛鲁城。”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东随县置,属应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以礼山为名。大业初属义阳郡。唐初属应州,武德八年(625)废。②1933年析孝感、黄安、黄陂三县及河南罗山县地置,属湖北省。治所在毛家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寻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 改为恩施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辖境约当今恩施、五峰以西地。属湖广都司
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十里。《后汉书·董卓传》: 兴平二年 (195),李傕“欲徙帝于池阳黄白城”。即此。在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三国志·魏志》:东汉兴平二年(195年)李傕乱政,谋徙献帝于此。
即历阳城。今安徽和县。《舆地纪胜》卷48和州:亚父城,“《刘禹锡壁记》云:城坚而高,亚父所营”。《方舆纪要》卷29和州:历阳废县,“《城邑考》:州城一名亚父城,相传范增所筑。汉高令灌婴还定江淮, 又筑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元丰九域志》 卷9广州: 新会县有矬铜盐场。《清一统志 · 广州府》 “海宴盐场” 条引 《新宁县志》: “矬洞场在县南。”
明永乐、宣德年间 (1403—1435)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镇赉县东南洮儿河流域。后废。约明永乐初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今吉林省洮儿河流域。后废。
唐置,属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州市西。《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庞勋 “使其将张实分诸寨兵屯第城驿”。即此。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唐咸通十年(869年),庞勋败归彭城,使其将张实分诸寨兵屯第城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贺兰县北桂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