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通市

南通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南通县城郊区析置,隶苏北行署区,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1952年属江苏省。


简称通。在江苏省东南部、黄海之滨、长江口北岸。面积 8527 平方千米(市辖区381平方千米)。人口777.6万(市辖区83万)。辖崇川、港闸二区和海安、如东二县,代管如皋、通州、启东、海门四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崇川区。五代南唐置静海制置院;后周改静海军。周显德五年(958年)置通州,并筑城;又置静海县为州治。辖今长江以北泰兴、如皋以东地区,以其地据江海之会,为通吴越之路命名。明万历《通州志》:“州之东北海通辽海诸夷,西南江通吴粤楚蜀,内运渠通齐鲁燕冀,故名通州。”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一度改名崇州,以其兼辖崇明镇而名。明道二年(1033年)复为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通州路,二十一年降为通州,属扬州路。明洪武初仍为通州,省静海县入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为有别于直隶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俗称南通州。1912年废州为南通县。1914年属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析南通县城置南通市,属苏北行署区南通专区。1950年改由苏北行署区直辖。1952年改属江苏省,升省辖市(地级)。1958年复归南通专区领导。1962年再改省辖市(地级)。1983年撤销南通地区,原南通地区海安、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6县划属本市。1989年启东县改市,1991年如皋县改市,1993年南通县改设通州市,1994年海门县改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势低平。狼山等古陆浅丘群倚江而立,其中军山最高,海拔118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郊农产有棉花、玉米、稻、小麦、大豆、花生、黄麻、薄荷、留兰香和生猪、蚕茧、淡水鱼。为全国重要产棉区之一。海洋渔业发达,有吕四港、东凌港、小洋口港等著名渔港。为江苏省重要工业城市。有纺织、机械、电子、化工、农药、轻工、食品等部门。纺织工业尤为著名。水陆交通便捷,西起天生港,东抵江海港,为江苏省重要外贸港区。有南通—香港、南通—日本等航线,集装箱货运可转达世界各地;内河运输有至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航班以及通扬、通吕等航线。东兴机场有飞往北京、广州、厦门等定期航班。宁通高速公路、204国道以及通扬、通掘、通吕等公路纵横全境。南通汽渡连接常熟、张家港,沟通大江南北。有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名胜古迹有濠河风景名胜区(有天宁寺、太平兴国教寺、曹顶墓等)与狼山风景名胜区(有广教寺、骆宾王墓、张謇墓等),建有张謇纪念馆。


猜你喜欢

  • 太仓县

    1912年降太仓州置县,属沪海道。治所即今江苏太仓市。1993年改设太仓市。旧县名。1912年改太仓州置,治今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1993年撤销,改设太仓市。

  • 苏温河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 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依安县东南双阳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确址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嫩江以东呼裕尔河南支双阳河流域。后废。

  • 北巫县

    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境。太和二年(228)属上庸郡。后废。西晋复置。南朝梁废。

  • 顾泾港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 顾泾港 “宋时与茜泾、下张、七鸦、杨林、掘浦共为昆山六大浦”。《清一统志·太仓州一》: 顾泾港 “西南接练祁,北通川沙港,东入海”。

  • 岍山

    一作汧山。又名岳山、吴岳山、吴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尚书·禹贡》:“导岍及岐。”即此。古山名。又作汧山。即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北吴山。《尚书·禹贡》:“导岍及岐。”参见“吴山(2)(2)”。

  • 鸡林国

    即新罗。在今朝鲜境。东汉时,新罗之始林有鸡怪,更名鸡林,因以鸡林为国号。《旧唐书·新罗国传》:龙朔三年(663),“诏以其国为鸡林州都督府,授法敏为鸡林州都督”。

  • 灯明寺村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三十八里灯明寺镇。清置经制外委驻此。

  • 石首山

    在今湖北石首市北。《水经·江水注》:“大江右径石首山北。”《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石首山“《元和郡县志》:在石首县北江中有石孤立,为北山之首,因名”。在湖北省石首市绣林镇西北、长江南岸。东北与绣林山

  • 东海滘水

    即今广东陆丰县西之螺河。《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冲口水”条下:东海滘水“在县东北八十里。《志》云:源出吉康罗溪,南流百里,分为二派,东流出县东南迎仙桥,西流至沙塘渡,与众水合,入于海”。

  • 滋泥泉塘

    一作紫泥泉。即今新疆阜康市东滋泥泉子镇。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0迪化州: 赛因塔喇“东三十里为滋泥泉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