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武城

南武城

①即武城。相传为吴王阖闾所筑,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武城村。《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娄县: “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候越。”

②南越国都城。在今广东广州市。春秋战国时吴建。《初学记》 卷24引 《吴地记》 载: “海渚有吴王阖闾与越结怨相伐筑城,名曰南武城,以御越。” 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17 “楚庭” 条称: “或曰,初吴王子孙避越岭外,亦筑南武城。及越灭吴,遂有南海。其后为楚所灭。越王子孙自皋乡入始兴有鼻天子城,令公师隅修吴故南武城,既不果往,而赵佗遂都之。故佗自称南武王,而宫亦号南武宫。” 《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 “五羊城,按 《续南越志》: 旧说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至今呼五羊城是也。按其城周十里,初尉佗筑之,后为步骘修之。”其范围约当今广州市西自华宁里东至芳草街,北由越华路南至西湖路之地。


(1)古城名。春秋吴地。在今江苏省昆山市西北。相传阖闾所筑以备越。(2)村名。在山东省平邑县南部。属魏庄乡。人口870。村以古城得名。产小麦、玉米、甘薯。盛产花生。有大道接岚济公路。春秋时古武城址犹存。南武城为鲁襄公十九年(前554年)筑。前称武城,战国时称南城,西汉置南成县,东汉改“”为“城”。三国魏、晋因之。北齐省。《史记》中称南武城。为晋羊祜的故乡。


猜你喜欢

  • 兴安城总管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兴安城(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兴东村)。辖今黑龙江省萝北、嘉荫等县地。二十年(1894)裁。

  • 高椅山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板岭乡东。《清一统志·庆远府》: 高倚山 “在永顺正土司治前,高耸约百余丈”。

  • 仙掌县

    唐垂拱元年(485)改华阴县置,属华州。治所即今陕西华阴市。神龙元年(705)复名华阴县。古县名。唐垂拱元年(685年)改华阴县置,治今陕西省华阴市。初属华州,后改属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阴

  • 重固镇

    本作重固。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八里重固镇。清光绪 《青浦县志》 卷2: 重固镇 “相传宋韩蕲王掩军士骸骨处,故名。后人去鬼为重固”。在上海市青浦区东北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

  • 巴中县

    ①西魏分涪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隋开皇初废入巴西县。一说西魏末改涪县置,隋开皇元年(581)避庙讳改为巴西县。此从《隋书·地理志》。②1913年改巴州置,次年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即今四川巴

  • 崎沙澳

    即今广东陆丰市南之碣石湾。《明史·俞大猷传》: 嘉靖四十二年 (1563),剿倭寇,“又大破之海丰,倭悉奔崎沙、甲子诸澳,夺渔舟入海”。即今广东省陆丰市南碣石湾内海湾。

  • 期城郡

    北魏孝昌中置,属襄州。治所在西舞阳县(今河南舞钢市西)。隋开皇初废。北魏孝昌中置,治西舞阳县(东魏改为临舞县,今泌阳县西北)。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舞钢市及泌阳县东北部、舞阳县西南部。属襄州。东魏、北周属

  • 鹿洞堡

    在今四川南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69南川县: 鹿洞堡在 “县南四十里”。

  • 绛郡

    ①西魏恭帝改南绛郡置,属建州。治所在绛县(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绛县等地。北周属绛州。隋开皇三年(583) 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绛州置,治所在正平县(今山西新

  • 平戎城

    亦名平戎军。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改安戎城置,属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鹧鸪山东侧。一说马尔康县东境。《舆地纪胜》卷149:平戎城,“《图经》云:安戎城,唐初筑之,以断吐蕃趋蛮之路。其后吐蕃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