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容县

华容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周家咀关西三里。西晋太康元年(280)废。后复置。北周废。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南安县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大业初属巴陵郡,十年(614)移今治。唐属岳州,垂拱二年(686)改容城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容县,移治今华容县东南十五里檀子湾。北宋至和元年(1054)还治今华容县。元属岳州路。明、清属岳州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一说在监利县北)。属南郡。南朝陈废。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败赤壁,取道华容北归。梁太清二年(548年)封杜幼安为华容县侯。(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邻湖北省。属岳阳市。面积 1610 平方千米。人口71.4万。辖14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为孱陵、华容县(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华容故城)地。三国吴(一说西晋)析孱陵县置南安县,治今城关镇,属南郡。西晋称安南县,属南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华容县,因袭相近今湖北省界汉华容县之名。《太平寰宇记》华容县:“取古华容城以名之。”初属岳州,大业中属罗州,后属巴陵郡。唐属岳州或巴陵郡。垂拱二年(686年)改称容城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容县;次年县治迁至潭子湾(在今县城东南)。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迁回今城关镇。元属岳州路。明、清属岳州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2年属益阳专区。1964年属岳阳专区,1968年属岳阳地区,1986年属岳阳市。地处洞庭湖平原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向洞庭湖分流的华容河、藕池河东支呈西北—东南向流贯县境,并分出众多支汊,串联大小20多个湖泊,构成江南水乡景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花、苎麻、黄麻、豆类为主,盛产鲜鱼、蚕茧、莲子、甘蔗、茶叶。林产有杉、柳、桑、竹等。矿产有花岗石、高岭土。工业有丝织、油毡、酿酒、化肥、农机等。有岳常、华石等公路。长江、华容河、华洪运河常年通航。纪念地有华容烈士陵园。古迹有车轱山、七星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湔堰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益州记》 曰: 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

  • 雷王山

    在今甘肃礼县南。《方舆纪要》 卷59秦州礼县: “雷王山在县南四十里。”

  • 铜鉾城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资治通鉴》: 唐昭宗景福元年 (892) 三月,西川将李简邀击杨守忠于钟阳,“夏四月,简又破 (杨) 守厚于铜鉾,斩获三千余人,降万五千人,(杨) 守忠、守厚皆走”。

  • 南泽镇

    又名蔡泾镇。即今江苏江阴市南之南闸镇。清光绪 《江阴县志》 卷2: 南闸镇 “市临运河,两桥环峙,河之东岸较盛”。

  • 至川溪

    即今四川夹江县西雅川溪。《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至川溪“在县西三十五里。源出峨眉山麓,流入县界,合青衣水而注大江”。

  • 津门

    ①汉洛阳城南城西头第一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唐骆宾王 《和李明府》 诗: “津门对小平(按: 即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②天津市之别称。明永乐二年 (1404) 筑城,移天津卫于此,为北京门

  • 涂 (塗) 水县

    春秋时晋置,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前514),“知徐吾为涂水大夫”。西汉为涂水乡。

  • 蓝豪山

    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水经·溱水注》:“武溪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蓝豪,广圆五百里,悉曲江县界,崖峻险阻,岩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悬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泷水。”《元和志》 卷34乐昌县:

  • 杜尔伯特前右旗

    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

  • 雨布村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原名溢浦适侣赕甸,简称矣卜。彝语 “矣” 为水,“卜” 为旁边,意即水边的村子。后写作雨布。历史上曾是仁地部、仁德府及为美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