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县

华县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东汉并入费县。西晋复置,属琅邪国。后废。

②1913年改华州置,属陕西关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华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北。属泰山郡。东汉废。西晋复置,后废。(2)(华huà)今县名。在陕西省东部、华山北侧、渭河南岸。属渭南市。面积 1127 平方千米。人口34.3万。辖10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华州镇。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于今华州镇附近,筑郑邑。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设郑县,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之一。秦属内史。西汉于今县东置武城县,于今县东北置沈阳县。郑县属京兆尹,武城、沈阳二县属左冯翊。东汉初废武城、沈阳二县入郑县。北魏于县兼设东雍州,并于县兼置华山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东雍州为华州。北周时州、郡与县治移今西南故县村。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迁县治于今拾村,四年又移今县。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县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华州,垂拱二年(686年)更名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州,上元二年(761年)又更名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再复名华州。乾宁四年(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光化三年(900年)复为华州。元初废郑县,辖地归华州直辖;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郑县,后又废入华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华州为直隶州;十三年降为散州,属同州府。1913年废华州置华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撤销并入渭南县。1961年分出复设,属渭南专区。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4年属渭南市。地处秦岭山地、关中盆地过渡区。南部为山地。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是陕西省粮、棉重要产区之一。山区多华山松、桦、栎类林木。矿产有钼、铁、硫黄、石灰石、大理石等。工业有采矿、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粮油加工等。陇海铁路、西潼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渭华起义旧址。


猜你喜欢

  • ?穰堡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改��穰镇为堡, 属秦州。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十五里。金复改为镇。

  • 朝阳县

    ①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七十二里码头乡。《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在朝水之阳。” 故名。东汉改东朝阳县。南朝宋复为朝阳县,北齐省。②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刁河南

  • 所前市

    即今浙江萧山市南二十里所前镇。因曾设盐务批验所而得名。民国 《萧山县志稿》 卷1 《市镇》 有所前乡、所前市。

  • 育阳郡

    东晋置,治所在育阳县 (今河南南阳县南)。后废。

  • 马庄

    即今河北辛集市东南三十里马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南有马庄。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东北部。马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50,91%为壮族。马庄,壮语意为“马帮常扎地”。产玉米、稻

  • 马头坞

    即覆舟山。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晋书·成帝纪》:咸和七年(332)三月,“西中郎将赵胤、司秆中郎匡术攻石勒马头坞,克之”。即此。

  • 谷宝江

    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威远江。《方舆纪要》卷119威远州:谷宝江“在州境。自遮遇甸流至州,下流合澜沧江,亦谓之威远江。正统五年(1440)麓川叛酋思任发自镇沅之者章硬寨败遁,威远州知州刁盖扼之于

  • 干沟关

    在今贵州安顺县东。《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翁桂关”条下:“干沟关在司(今广顺镇)西四十里。”

  • 侯景浦

    即三湘浦。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侯景浦,在县东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

  • 安砂镇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北安砂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福建省永安市西北部、九龙溪下游。面积30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安砂,人口970。因淤沙固岸,故名。明时已有安砂镇。1957年设安砂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