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十五省

十五省

明初沿袭元制,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若干行中书省辖区。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十三年(1380)撤销中书省,以所领府、州直隶京师。自宣德三年(1428)以后,全国的府、州分统于两京(京师,即北直隶;南京,即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一直隶区或一个布政使司为一省,合称十五省。


明初沿袭元制,境内分设一中书省直辖区,若干行中书省辖区。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十三年废中书省,以所领府、州直隶六部。宣德三年(1428年)以后,全国府、州分隶于两京(京师,即北直隶;南京,即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一直隶或一布政使司为一省,合称十五省,即京师、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广、四川、贵州、云南。


猜你喜欢

  • 黄烟堡

    明置,在今湖南炎陵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80酃县: 黄烟堡 “有衡州卫官兵戍守”。后裁。

  • 鄀县

    三国魏改鄀国置,属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南朝宋为冯翊侨郡。北周废。隋复置,属襄阳郡。唐初废。古县名。鄀,又作若。秦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属南郡。东汉改为侯国。三国魏复为县。南朝宋、齐、梁

  • 别故河

    在今河北滦县西。《方舆纪要》卷17滦州“横河”条下:“又有别故河,在州西北二里。发源州西北庙儿山,东南流,过岩山下,……下流俱注于滦河。”

  • 涔阳

    ①战国楚地。在今湖南澧县东北。《楚辞·九歌·湘君》 有 “望涔阳兮极浦” 句。②在今湖北公安县南一百里。以在涔水之阳而名。《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 九月,“雷彦恭攻涔阳、公安,高季昌

  • 余杭塘河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北、余杭市西南。宋《淳祐临安志》卷10:余杭塘河“在北关门外,江涨桥投西四十五里,至余杭县,曰余杭塘河”。

  • 觉拉寺

    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觉拉乡。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 卷上: “觉拉寺,属地在杂曲河北,囊谦拉林之间,属民百余户。按觉拉寺即 《旧志》 所谓南称界内驻牧喇嘛觉巴拉族也。”

  • 湖汉水

    有二说: (1) 指今江西赣江干流及其东源贡水。《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雩都县: “湖汉水东至彭泽入江,行千九百八十里。” (2) 专指今江西赣江东源贡水。《水经· 赣水注》: “豫章水右会湖汉水。水

  • 白羊坳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和县:白羊坳阨“在县东南,与兴国县接界。山箐蓊郁,迂径羊肠,为闽广盗贼出没之冲。嘉靖四十年,广寇直抵县之上模、冠朝诸处,官兵与战败绩。万历十六年,于白羊坳

  • 直溪桥镇

    亦作直里桥镇。即今江苏金坛市西北直溪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金坛县图: 西北有直里桥镇。”

  • 南中府

    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改郢州置。治所在南安县 (今河南叶县南)。东魏天平初改为南安郡。北魏太和中改郢州置,治今河南省叶县南。东魏天平初改置南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