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肥水
即今安徽淮河支流北淝河。源出自今安徽涡阳县龙山西北,东南流经蒙城、怀远及蚌埠市北,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明史·地理志》 怀远县:“淮水经两山峡间,有北肥水入焉。”
即今安徽淮河支流北淝河。源出自今安徽涡阳县龙山西北,东南流经蒙城、怀远及蚌埠市北,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明史·地理志》 怀远县:“淮水经两山峡间,有北肥水入焉。”
亦作鄂锡们。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北鸥浦村。旧为鸥浦县治。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 鸥浦县 “地当黑龙江右岸,旧名倭西们”。1928年于此置鸥浦设治局。1929 年改为鸥浦县。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单桓城 (今新疆米泉县北)。西域古国名。疑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一带。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域都护府。
明置,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富川县:马坪堡,“《志》云:县境有内八源等十五巢,马坪堡为防守要地”。
俗称老屋角。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为吴氏私宅。是明代中期民居的代表作。为五间二进,两层楼阁四合院,砖木结构。大门上有门罩,用水磨砖做成外突线脚,顶覆以瓦檐。院墙上覆蝴蝶瓦,
蒙古至元元年(1264)升丹头砦置,属延安路。治所即今陕西子长县东三十五里丹头村。四年(1267)废。古县名。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升安定县丹头寨置。治今陕西省子长县东丹头。属延安路。四年废入安定
又作略塘。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西。《方舆纪要》卷80衡州府衡阳县: “客寄塘在府西百里。《湘中记》: 塘周三十里,亦谓之略塘,烝水流合焉。”
北宋置,属永寿县。即今陕西永寿县东北常宁镇。清改为镇。北宋置,即今陕西省永寿县东北常宁镇。金时改常安寨。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魏书·西域传》: 悉万斤国“都悉万斤城,在迷密西。……其国南有山,名伽色那,山出师子。每使朝贡”。《新唐书· 西域传》: “康者,一曰萨末鞬,亦曰飒秣建,元魏所谓悉万
亦作碧峪。即今甘肃文县东南碧口镇。清光绪 《文县志》 卷1: “碧峪乡,县东一百六十里。” 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9文县: 碧峪镇“距县城一百六十里。水陆交通,商贾云集”。民国 《甘肃省县总分图》
即妫水。今中亚阿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