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和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临泉县(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县村)。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贞观三年(629)废。
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临泉县(今山西临县西)。贞观三年(629年)废。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临泉县(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县村)。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贞观三年(629)废。
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临泉县(今山西临县西)。贞观三年(629年)废。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在今贵州贵定县东。《明一统志》卷88新添卫:谷忙关“在卫城(今贵定县)东一十五里”。
即今江西宜黄县南黄水。《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西宁水“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源出仙盖乡,沿流至县入汝水”。《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西宁水“在崇仁县西南。 …… 《县志》,源出华盖山东北趾,沿流而
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北。《水经·沔水注》:“(中庐)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山有石穴出马,谓之马穴山。”
又作大鱼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金史·地理志》:抚州柔远县有“大渔泺”。又《太祖纪》:天辅六年(1122),“追辽主于大鱼泺”。皆此。
即今新疆天山。《山海经· 北山经》:敦薨之山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 (东) 流注于泑泽”。《水经·河水注》: 敦薨之水 “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即此。古山名。《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水出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北十里秀、乐两山之间。《清一统志·汝宁府》:北泉寺“在确山县西北十里。隋时建。唐名资福寺。宋崇宁中改为万寿禅寺,寻改今名”。
即今河南西峡县西北八十二里西坪镇。清咸丰《淅川厅志》:西坪镇,“旧四大镇之一。今有小集”。(1)在山西省大同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2.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坪,人口 185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格宗乡。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郭宗土百户。
即今江苏如皋市东东陈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皋县东有“东陈”。(1)在江苏省如皋市东北部、通扬运河畔。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陈,人口 4500。六朝时已有东陈村记载,宋设东陈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高浦。明属同安县,置高浦巡司于此。万历九年 (1581) 移至白礁,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