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北、高要市西南。《元和志》卷34广州新会县:“利山在县南一百七十里。上多沉香木。”《寰宇记》卷163新州新兴县:利山“在新会县东(按:当西之误)一百七里。《南越志》云,此山多沉香木”。《清一统志·肇庆府》:利山“在新兴县北五十里。高二百余仞,周七十余里。崚嶒多草木,与高要、高明接界”。
在今广东新兴县北、高要市西南。《元和志》卷34广州新会县:“利山在县南一百七十里。上多沉香木。”《寰宇记》卷163新州新兴县:利山“在新会县东(按:当西之误)一百七里。《南越志》云,此山多沉香木”。《清一统志·肇庆府》:利山“在新兴县北五十里。高二百余仞,周七十余里。崚嶒多草木,与高要、高明接界”。
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南。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佛思亨山,“《提纲》作佛思痕, 《缪图》作佛思宽,《省图》作烟筒山。在(绥滨)县西南。其南为宝宝山,即《金史》思温山, 自喀木尼岭来土冈也,蜿蜒于都鲁河左
在今北京故宫太和殿后。为故宫主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初名华盖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名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中和殿。凡遇皇帝入太和殿理朝政先在此殿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礼
唐置,属延昌县。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塞木城。《元和志》 卷3延昌县: “塞门镇,在县西北二十里。镇本在夏州宁朔县界,开元二年移就芦子关南金镇所安置。” 北宋为塞门砦,属延安府肤施县。
即今江西赣县南韩坊。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信康县治此。集镇名。在江西省赣县县城南部。韩坊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700。明嘉靖年间建村,因处缺水的黄土岗上,名旱坊,谐称今名。是县粮、烟叶重点产区。有
①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团山子。《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杨安堡”条下:“团山堡在州西三十里,又西十里有仙灵寺堡。”②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团山堡“其地有团山,因名”。
清置,属大鹏营。在今香港九龙西深水埗。有把总驻防。
唐方镇名。光启二年 (886) 置,治所在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领兴、凤二州。文德元年 (888) 增领利州。乾宁四年 (897) 改名昭武军。唐方镇名。光启二年(886年)升兴、凤二州防御使
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秀水河子镇。《清史稿·地理志》 法库直隶厅:“又西秀水河,南入新民。有秀水河市镇。”
东汉建安初置,治所在长广县(今山东莱阳市东五十里)。旋废。西晋咸宁三年(277)复置,属青州。治所在不其县(今山东青岛市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莱阳、莱西、即墨诸市及海阳县地。北魏移治胶东城(今山东
在今四川泸县西北。《寰宇记》卷88泸州泸川县:“支江水从富义县鸳鸯池,屈曲方至城下,与汶江合流。”《清一统志·泸州》: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自富顺县椽子漕流入州境,又南五十里至怀德镇入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