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岳楼

光岳楼

在今山东聊城市旧城中心。明洪武七年(1374)以修城余料建。初名余木楼,后改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改名光岳楼。台基为砖石结构,高9米,占地1238平方米。楼为木构建筑,四层五间,高24米,歇山十字脊顶,四面斗拱飞檐,并有回廊相通,表现了宋、元向明、清建筑过渡的风格。楼内有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瑛”碑、乾隆帝诗刻、历次重修碑记和嵌壁石刻二十余方。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东省聊城市旧城十字街心。明洪武七年(1374年)建,用作瞭敌望远,报时报警。因取材于修城剩余木料,初名余木楼或鼓楼。曾改名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年)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易今名。楼基砖砌,为十字穿洞方台,高9米。楼身为四重歇山十字栱木结构正方形楼阁,四层五间,高24米,四面斗栱飞檐,并有回廊相通,表现了宋元向明清建筑过渡的风格。楼通高33米,高楼冲汉凌霄,为聊城的象征。存有清康熙帝御书匾额和乾隆帝诗刻,以及历次重修碑记、石刻。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罗易江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南。《方舆纪要》 卷117永宁府: 罗易江 “在府 (治今永宁乡) 南。自澜沧卫蒗蕖州北流过府境,入于泸沽湖”。

  • 宿胥水

    古黄河支津。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战国策·燕策二》 苏代曰: “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 据 《水经· 淇水注》: “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 东汉末,曹操开白沟

  • 辉发 (發) 城山

    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北三十四里辉发城镇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辉南直隶厅: “北:辉发城山,即圣音吉林峰。” 明代女直扈伦四部之一辉发部建城山上。辉发古城遗址尚存。

  • 金堂峡

    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 鳖灵迹 “在金堂峡南岸,去军二十余里。石门有巨迹,长三四尺。旁刻 ‘鳖灵跡’ 三字”。《方舆纪要》 卷67金堂县: 金堂峡在 “县东二十里。两山拱

  • 今西藏定日县。元代八思巴于此置洛万户府。(1)古邑名。又作雒。本商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西周成王时由周公主持加以扩建,称成周城,迁殷人居此;同时又筑王城于今洛阳市西王城公园一带,为周人所居

  • 陶家厂

    即今安徽含山县南陶厂镇。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含山县南有陶家厂。

  • 大山千户所

    明成化中置,属大嵩卫。在今山东海阳县(东村)西南大山所。

  • 杂罗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置,属汀州。治所即今福建龙岩市。天宝元年(742)改名龙岩县。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今福建省龙岩市。属汀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龙岩县。

  • 乾陵

    ①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在今陕西乾县西北十八里梁山。宋敏求 《长安志》 卷19:乾陵 “周八十里。有于阗国所进无字碑,陪葬太子诸王五,公主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兽、华表等石刻,是唐代造型

  •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