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卫
明洪武十八年(1385)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后废。三十五年(1402)复置,清雍正五年(1727)改置开泰县。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属湖广都司。后省,三十五年复置。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开泰县。
明洪武十八年(1385)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后废。三十五年(1402)复置,清雍正五年(1727)改置开泰县。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属湖广都司。后省,三十五年复置。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开泰县。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今新疆阿克苏市。十年 (1884) 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改为温宿府。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阿克苏市。直隶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省。辖
西魏置,为戟城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后改置横山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为戟城郡治。后改名横山县。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二十五里。唐杜甫《石柜阁》诗:“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宁化军置,治所在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元太祖十六年(1221)废。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宁化军置,治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宁化)。辖境相当今山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奚结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在今俄罗斯赤塔西南赤塔河上游一带。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开元元年(713)改隶灵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鹿,又作禄
即今山东枣庄市西齐村镇。旧属峄县,以富庶称。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峄县西北有齐村集。
亦名四岩山、崇灵山。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舆地纪胜》 卷157资州: 重龙山 “在州南二里。 崒盘屈, 隐若龙转, 飞鹫龙山, 亭阁之胜及诸梵列跨其上,江山城市历历
在今四川美姑县境,为金沙江支流。《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宣统元年 (1909) 用兵凉山,“西南由美姑河至雷波,辟雷宁通道四百余里,驻兵守护,以通商旅”。金沙江支流。在四川省南部。源于美姑县西北阿米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唐崇业坊。宋敏求《长安志》卷9:“隋开皇二年自长安故城徙通道观于此,改名元都观。”刘禹锡《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元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①东汉桓帝置,治所在高阳县 (今河北高阳县东)。后废。西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县(今蠡县南)。北魏改为高阳郡,移治高阳县 (今高阳县东)。隋开皇初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冀州。治所在高阳县 (今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