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国城

五国城

即五国部。辽时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两岸,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国部的总称。设节度使领之,称五国城。其中越里吉城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赵佶被金人迁于此。《宋史·徽宗纪》:“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即此。剖阿里城即今伯力(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辽时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至乌苏里江口的松花江两岸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个部落归附,设节度使统领,称为五国城。越里吉在今依兰县,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被金人囚死于此;剖阿里即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盆奴里在今汤原县,奥里米在今绥滨县,越里笃在今桦川县东北。


猜你喜欢

  • 箐口哨

    明置,属清平卫。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箐口。

  • 莒口市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四十里莒口镇。明嘉靖《建阳县志》 卷3: 莒口市 “在崇泰里”。清 《乾隆内府舆图》: 建阳县西有莒口塘。

  • 桐源山

    又名白石山、太首山。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八十里太山。为桐水发源地。《寰宇记》 卷103广德县: 桐源山 “在县南八十里。按 《左传》: 鲁哀公十五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云,广德县西南有桐水

  • 銮州长官司

    元改鸾州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北二十里。明洪武初废入南丹州。元改鸾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明洪武初废。

  • 武都道

    东汉改武都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东麓。三国时复为武都县。

  • 北娄口

    即北楼口。在今山西应县东南四十五里北楼口村。

  • 郢东驿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郢东马驿 “在府东七十里”。

  • 大潴潭

    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清一统志·曹州府一》:大潴潭“相传即大野泽之余流也。《府志》:潭久涸,雨潦即成巨浸”。

  • 新登县

    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吴越改新城县置,属杭州。治所即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复为新城县。1914年改为新登县,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58年

  • 造律台 (臺)

    在今河南永城县西五十里酂城东南隅。1930年在此发现龙山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