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龙洞

九龙洞

在今贵州铜仁市东四十里锦江南岸六龙山半。洞口西向,高30— 50米,最高处95米, 已探明长度1400米。洞分上、下二层, 由七个大厅、一个天厅和暗河组成。其中一巨型石笋如九龙盘绕。九龙洞之名盖出于此。


在贵州省铜仁市区东17千米的麻龙溪观音山腰。据传古时有罗和尚师徒秉烛探游此洞,七日尚未穷其出处,今游人多于进洞后揽前、中、后三厅之胜而止。长590米,最高处40~70米,最宽处在100米以上,可容数万人。以钟乳石数量之多、形状之奇伟瑰丽而闻名。洞前有一对直径各2.5米的龙眼,间距仅50厘米,一吹冷风,一放热气,十分奇特。洞顶石乳倒悬,层层叠叠,五彩缤纷,有似云海。洞壁间的寿星跨鹤、猴子戏环、喜鹊登枝、天马腾空、仙女散花、巨狮怒吼诸景,惟妙惟肖。厅旁之大小石房,有椅案床榻等物。洞中七根岩溶石柱,顶天立地,簇拥在石林、石花、石幔丛中,高达 20~40米,大可二人或三四人合围。有的像花瓶重叠,有的似竹筒分节。柱身布满了细致的纹饰。中厅暗河上的一根,有九龙盘绕,鳞甲欲动,须爪宛然,洞名九龙,盖源出于此。由洞右侧过甘露泉可至天台山。沿途峭壁小坎,有求子祠、娘娘庙、仙人桥等古迹。


猜你喜欢

  • 曹娥镇

    北宋置,属会稽县。在今浙江上虞市西曹娥江西岸之曹娥村。

  • 水寨大山

    又称九仙山,俗称九仙顶。在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北面。明初设铜山水寨钦依把总署,故名。是历代军事要地。戚继光、郑成功均曾先后屯兵于此,有郑成功水操台、万军井等遗迹。山临海凸起,雄踞铜山湾隘口。山上巨石垒叠

  • 当阳镇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69大昌县:当阳镇“在县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

  • 边岩关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方舆纪要》卷77永定卫“那平关”条下:“《志》云,(大庸)所有那平、边岩下、青鱼滩三关,旧皆为戍守处。”光绪《湖南通志》卷31永定县:边严关“在县西三十里。凿石道里许,通西路蛮洞

  • 南麂山

    即今浙江平阳县东南海中南麂岛。《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南麂山 “在县东海中。有平壤数千亩,称饶沃,环海负岛,逋逃之徒易以蕃聚,倭寇每出没于此”。

  • 齐齐哈尔城

    一名卜魁。又名奇察哈哩。清康熙三十年(1691)筑,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清一统志·黑龙江》:“齐齐哈尔城取嫩江北达呼哩等所居之庄为名。”达斡尔语“齐齐哈尔”意为“边地”。康熙三十七年(1698)

  • 桥口市

    一作硚口市。即今湖南郴县东北五十里桥口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郴州图: 州东北有桥口市。

  • 木里宣慰司

    清同治七年(1868)改木里安抚司置,属盐源县。治所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北桃巴乡瓦厂(旧木里)。1952年改为木里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设木里藏族自治县。1961年迁今治(乔瓦镇)。

  • 峡山寨

    在今江西分宜县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峡山寨 “在县南。其地山峻水险,高岩峭壁。相传唐李克用曾驻兵于此,遗址尚存”。

  • 狗河寨

    明置,属广宁后屯卫。即今辽宁义县西北沟河寨。明 《辽东志》 卷3: 大平堡 “堡南万佛堂可屯兵,狗河寨可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