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源县

乐源县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珍州。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北。后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为珍州治。北宋末废。


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东北。属溱州。后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复置,属珍州。北宋末废。


猜你喜欢

  • 大隋山

    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方舆胜览》卷54彭州:大隋山“在堋口镇北三十五里。昔神照禅师居之。有瀑布。《张天觉记》云:西山之胜,在彭门者大隋为甲”。

  • 罗井镇

    北宋置,属富顺监。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7: 罗井在 “监东八十里”。

  • 小溪城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筑。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小溪。明曾迁赤石岭巡司于此。

  • 真定府路

    北宋庆历八年 (1048) 置,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治所在真定府 (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藁城、巨鹿、丘县、肥乡、临漳以西地区及河南安阳、鹤壁、林州、汤阴等市县地。金废。北宋

  • 金顶寺城

    又名固勒札城。即今新疆伊宁市。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 《西藏总传》 云: 初,厄鲁特崇黄教,噶勒丹策凌建都纲于伊犁河滨,北曰固勒扎……谚称固勒札曰金顶寺。”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宁

  • 白云关

    明置,属涪州。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 涪州:“西南有白云关。”康熙《涪州志》卷1:白云关在“治西南七十里。上有乌豆禅师遗迹”。

  • 热薄汗山

    即康狼山。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元和志》 卷39五泉县: “康狼山,亦名热薄汗山,在县南一百四十里。西秦乞伏乾归太子炽磐,招结诸部二万七千,筑城于康狼山以据之,即此山也。”

  • 东津镇

    五代王闽时置,属龙津县。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建溪与闽江交会处。宋属剑浦县。《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剑浦县有东津镇。明嘉靖《延平府志》卷4古迹:废四镇“延平旧有四镇,……南平县东黄滩范迪简所居地为东津镇

  • 南刘镇

    北宋置,属高唐县。即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旧曾置灵县于此。

  • 卢阳乡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冠军。西汉置冠军县。《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冠军县:“故穰县之卢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