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兰县

乌兰县

①北周置,属平高郡。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后废。

②唐武德九年(626)置,属会州。因乌兰山得名。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唐末废。


(1)古县名。北周武帝置,治今甘肃省榆中县东北。属平高郡。隋属会宁郡。唐属会州。广德后地入吐蕃。(2)今县名。在青海省东北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积1.07万平方千米。人口10.2万。辖3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希里沟镇。1917年属都兰理事辖(驻都兰寺)。1931年属都兰县。1936年都兰县治移希里沟。1951年移治察汗乌苏。1950年为都兰县第一区(希里沟区)。1958年从都兰县部分地区析置茶卡工作委员会,驻希里沟。1959年撤销工委,设乌兰县。乌兰,系蒙古语,意为“红色”。因境内“乌兰布拉格”即“红水泉”得名。隶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63年改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85年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962年德令哈县撤销并入。1988年又从县城西部析置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山间盆地,多河流、湖泊。有茶卡盐湖、柯柯盐湖。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农牧业发达。农产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籽和蔬菜。畜产改良半细毛羊、牦牛、骆驼、黄牛、山羊。有藏羚羊、猞猁、麝、鹿、盘羊、黄羊、熊、雪鸡、石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并产雪莲、大黄、锁阳、冬虫夏草、枸杞、麝香、鹿茸、熊掌等药材。特产紫皮大蒜、枸杞、旱獭皮、山羊绒等,尤以白山羊绒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矿产有铁、锰、锂、钨、锌、池盐、碱、芒硝、长石、硅石、云母、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石墨等。工业有电力、造纸、采盐、建材、汽车修理、粮油加工、副食品加工等。为“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建设县之一,大部地区已田成方,林成园。青藏铁路(在建)和青新、青藏公路经此。古迹有希里沟古城、都兰寺。


猜你喜欢

  • 新乐城

    ①一名新洛城。即今河南新乡市。《晋书·慕容载记》: 慕容臧救金墉, 为王猛部将所败,“臧遂城新乐而还”。《水经·清水注》: “清水又东,周新乐城。城在获嘉县故城东北,即汲之新中乡也。”

  • 洪岩

    ①在今江西乐平市东北。《寰宇记》 卷107乐平县: 洪岩 “在县东北九十里。高耸百丈,盘亘四十里,云气泉声四时不绝”。②在今湖北恩施市南。《清一统志·施南府》:洪岩 “在恩施县南三十里。高出群山。上有

  • 合道川

    即今甘肃环县南合道川。《方舆纪要》卷57庆阳府环县:合道川在“县西八十里,东流注于环河”。

  • 即裴侯国

    西汉征和元年(前92),武帝封赵敬肃王子刘道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漳水又东,右径斥丘县北,即裴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即是也。《地理风俗记》曰:列人县西南六十里

  • 鸿德苑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津城门外。《后汉书·桓帝纪》 载: 永寿元年(155) 六月,“洛水溢,坏鸿德苑”。即此。

  • 贤令山

    在今广东阳山县北二里。因唐代韩愈被贬作阳山令而得名。《方舆纪要》 卷101阳山县: 贤令山 “唐韩愈为阳山令,尝读书于此,有读书岩。山以愈名也”。《清一统志·连州》: 贤令山“一名牧民山。冈峦横列,中

  • 洋口镇

    即今江西广丰县西南洋口镇。《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洋口镇巡司 “在广丰县西南。本朝雍正六年由柘杨砦巡司移驻”。(1)在江苏省如东县北部,岔洋河、栟茶运河两岸,濒临黄海。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4.8万

  • 白起渠

    一名长渠。 自今湖北南漳县东引蛮河北源,东至今宜城市南会木里沟入汉江。相传为战国时秦将白起攻楚时所修。《水经·沔水注》:“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堨去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

  • 郝州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大方县南。南宋后废。唐置羁縻州,治今贵州省大方县南。属黔州都督府。南宋后废。

  • 兴安总省

    1943年由兴安东、西、南、北四省合并设置,驻王爷庙(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