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书省

中书省

①元置,指直属中书省的地区。俗称腹里。治所在大都路(今北京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 内蒙古自河套以东至哲里木盟以西,河南的黄河以北(原阳、延津、封丘除外)及虞城、山东的东明、江苏丰县、沛县、安徽砀山等县。明洪武元年(1368)废,辖地分属河南、山东两行省。

②明洪武元年(1368)改江南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二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婺源县地。十三年(1380)废。其地直属六部为京师。


(1)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置,除总理全国政务外,还直辖腹里地区,亦称中书省,以别于各行中书省辖区。治开平(五年改为上都路,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至元四年(1267年),移治中都(九年改为大都,今北京城西北隅)。至顺初,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从河套以东至通辽市,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长岭县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原阳、延津、封丘县除外)及虞城县、江苏省丰县、沛县及安徽省砀山县等,通称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辖境分属河南、山东两行省。(2)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置江南行中书省,治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洪武元年(1368年)建南京,罢江南行中书省,以所领府州直隶中书省,仍称中书省;十三年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改称京师或直隶,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猜你喜欢

  • 积雪岭

    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明万历 《严州府志》 卷2遂安县: 积雪山 “在县西八十里。冬春积雪不消,故名”。

  • 常峪城

    亦作长峪城。明正德十年 (1515) 筑,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长峪城村。设守御千户所驻此。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筑,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后废。

  • 养山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0养利州: 养山在“州西三里。绵亘甚远,苍翠蓊蔚。州盖以此山及利水名”。

  • 晏江县

    1946年改晏江设治局置,属绥远省。治所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塔尔湖镇。1953年改设达拉特后旗。1958年撤销,并入五原县。旧县名。(1)1944年由晏江设治局升县。治塔尔湖(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西塔尔

  • 牛屯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元年(266),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至建业众万余人。丁固、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走。获谦,谦自杀”。《资治通

  • 涟口

    又作连口。即今江苏涟水县。《南齐书·魏虏传》: “虏遣军袭涟口,东海太守郑延祉弃西城走,东城犹固守。”又作连口。在今江苏省涟水县东,古涟水入淮之口。为北东海郡治。北魏太和四年(480年)元泰攻宋,出兵

  • 广昌县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涞源县北七里。东汉属中山国。晋仍属代郡。后废。北周大象二年(580)复置广昌县,属灵丘郡,移治今涞源县。隋仁寿初改为飞狐县。大业初属上谷郡。唐属蔚州。明洪武初复名广昌县。

  • 春秋楚邑。在今湖北鄂州市东。《左传》:宣公十一年(前598),“(楚)令尹��艾猎城沂”。又定公五年(505),楚“大败夫概王于沂”。皆此。《春秋地名考略》谓在今河南正阳县

  • 陈元光墓

    在今福建漳州市北三十二里石鼓山。陈元光(657—711)字延钜,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少通经史,娴韬略。唐总章二年(669)元光随父领兵入闽;父卒,代领其众,累立战功,授鹰扬将军。垂拱二年(686)

  • 罢 (罷) 交县

    唐贞观十年 (636) 置,属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天宝元年 (742) 改名延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