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熊洲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寰宇记》卷157新会县:“西熊洲、东熊洲俱在县南二十七里海心,有孤山相对耸上。”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寰宇记》卷157新会县:“西熊洲、东熊洲俱在县南二十七里海心,有孤山相对耸上。”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昔岭 “在绥靖屯东一百九十里”。《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征大小金川,定边将军温福由功噶进兵,“以贼扼险不得进,别取道攻昔岭
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八十里。《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扶欢山“唐以之名县。今谓之寨山”。《清一统志·重庆府一》:扶欢山,“《旧志》:县有砦子山。明万历中,
又名斋星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上方山,为上方山最高峰。海拔880米。清 《日下旧闻考》 卷130引阮旻锡 《上方山记》: “峰最尊者为斋星陀,华严于此斋星。曰摘星,讹耳。僧巢其颠下,如飞鸟然。”
①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黄圃山南麓。《清一统志 · 袁州府》: 黄圃镇巡司 “在宜春县西一百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今因之”。镇南有太平关。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洪武初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十四年 (165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春秋以前为宋国所灭。古城有二: 一名北郜城,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即古郜国。《春秋》: 隐公十年 (前713),“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
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西吉县西北白城子乡上白城子。元废。
即今浙江苍南县东四十八里舥艚镇。《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舥艚寨 “寨东、北两面皆滨海,嘉靖中,倭屡由此入犯”。
在今湖北保康县南。《清一统志·郧阳府》: 板仓河 “在保康县南五十里,北流为洞庭河,绕县西而东,北流入筑水。亦名县河”。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五台山东台楼观谷。明成化中建。有清康熙、乾隆帝书额。②在今辽宁沈阳市大南街永德里6号。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后经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寺前为天王殿。院内为大雄宝殿
即今吉林通化市。清光绪间置通化县于此。即“头道松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