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柯谷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五十里。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曰:“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唐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寓秦州时曾居此。南宋开禧二年(1206),宋、金曾战于此。
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寓秦州时曾居于此。《杜工部集·秦州杂诗二十首》有“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句。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宋、金曾战于此。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五十里。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曰:“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唐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寓秦州时曾居此。南宋开禧二年(1206),宋、金曾战于此。
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寓秦州时曾居于此。《杜工部集·秦州杂诗二十首》有“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句。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宋、金曾战于此。
即武陵五溪之一。一名辰水。又名麻阳河。源出今贵州江口县西北梵净山,称大江。东流入湖南境,始称辰水。经麻阳、辰溪二县, 注入沅水。《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水经·沅水
元置,为上都南驿路第二站。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闪电河旁之黑城子。明初为开平卫驿站,名威虏驿。后废。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南黑城。为元代大都(今北京城)和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之间交通驿站
古岛屿名。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龙牙菩提“环宇皆山,石排类门。无田耕种,但栽署芋,蒸以代粮”。明费信《星槎胜览》作龙牙善提。《郑和航海图》作龙牙交椅。
在今安徽全椒县北二里。《舆地纪胜》 卷42滁州: 南谯城 “在全椒县北二里尹村”。《方舆纪要》 卷29全椒县 “丰乐城”条下: “又县北二里有南谯城,或以为梁南谯州治。”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 “文昌堰” 条下: 清塘 “在城北七十里,曾氏所居。环群山而汇众水,灌溉甚广”。
在今福建古田县东。《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三山志》:古田溪“源出建宁界,东南流曰横溪,至上生院,南合薦溪潭,数里合桃溪,东流至县东北隅龙津桥,合东北溪。又南经戴星洲、鸣玉滩、磨剑石,下百丈漈,曰水
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厚坡镇。南朝宋至北魏侨置弘农郡(恒农郡)于此。《元丰九域志》卷1邓州顺阳县“有五垄山”。
唐置为盐监。 在今四川忠县东北。《新唐书·食货志四》: 顺宗时,“增云安、涣阳、涂三监”。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临江县:“有盐官,有监 (盐)、涂二溪,一郡所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南部,位于仙宾礁东南方。为一直径约2公里的环礁。低潮时露出。中国渔民向称东头乙辛。1935年公布名称为傍俾滩。1947年改名蓬勃暗沙。
1913年改温宿府置,属新疆阿克苏道。治所即今新疆阿克苏市。因阿克苏河得名。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83年改为阿克苏市。旧县名。本温宿府,1913年裁府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