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峒长官司
简称下峒司。明宣德四年(1429)置,属九溪卫。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清废。
明宣德四年(1429年)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两河口。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流。乾隆元年(1736年)改设巡检司。后裁。
简称下峒司。明宣德四年(1429)置,属九溪卫。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清废。
明宣德四年(1429年)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两河口。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流。乾隆元年(1736年)改设巡检司。后裁。
明嘉靖十年(1531)置,属承天府。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明末废。
①北魏献文帝置,治所在团城(今山东沂水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沂源、蒙阴、莒县、莒南、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太和二十二年(498)改南青州。②北魏孝昌元年(525)置,治所在下邳县(今江苏睢宁县西
①即今陕西镇安县南青铜关。《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洵阳县有青风关。《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引 《旧志》: “清风关在洵阳县北一百五十里,接镇安县界,即青风之讹也。俗又名青铜关。”②亦名清风阁。即
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之纳林川、黄甫川。《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右,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碱水出长城西碱谷,南入湳水。……湳水又东径西河富昌县故
在今青海省东境。《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阿什根山“在西宁边外西南一百十里, 山不甚高,当东西往来孔道”。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五十里高家港。《水经·淄水注》:“淄水入马车渎乱流,东北径琅槐故城南,又东北径马井城北,与时渑之水互受通称,故邑流其号,又东北至皮丘坑入于海。”《方舆纪要》卷35乐安县“马车渎”条引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连庄镇。清于此设堡。《清一统志 · 广平府二》: 莲冢堡 “在 (清河) 县(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 东北二十五里。有城”。
一名曲麻莱河、曲玛河、玛楚河。为长江上源支流。在青海治多、曲麻莱二县境。源出可可西里山,东南流到得列楚拉勃登与木鲁乌苏河汇合后称通天河。光绪 《大清帝国全图》 青海: 金沙江上源有玛楚河 《中华民国新
源出今河南商水县西,东南流经项城县南,至沈丘县南入濄河(今泉河)。《清史稿·地理志》陈州府淮宁县:“汾河自商水流入县西南,又东入项城。”汾河为今泉河上源之一。古称汾水。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奔龙江在 “ (大龙番长官) 司东一里,又大龙河,在司治后。合奔龙江,下流入于都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