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浑:简直。 由于在此久住,黄莺简直跟我熟识了,当我离开此地时,它也频频发出难舍的叫声。 极写依依惜别之情。语出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郁达夫《沉沦.四》:“‘唉,一年人住岂无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猜你喜欢

  • 尺璧分阴

    同“尺璧分光”。宋黄庭坚《次韵郭右曹》:“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阴未当勤。”

  • 圯上书

    同“圯桥书”。宋曾巩《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绿发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词语圯上书】   汉语大词典:圯上书

  • 梦蕉

    源见“蕉鹿梦”。喻指人生如变幻莫测的梦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十回:“休遗恨霸图销歇,王 谢飘零!但南朝繁华已烬,梦蕉何事重醒?”【词语梦蕉】   汉语大词典:梦蕉

  • 鶂路之风

    源见“六鹢风”。喻指仕途的挫折和困境。唐王勃《上明员外启》:“犹恐先驰折翮,频惊鶂路之风。”

  • 露筋女

    《高邮州志》载:唐代传说,高邮一女郎与嫂避乱,日暮行于荒郊,其嫂投农舍乞宿,而女郎为保贞节,露坐草丛中,不堪秋蚊叮咬,血竭筋露而死。后人哀而为之立祠,号露筋女。又见宋.米芾《露筋庙碑》。后以“露筋女”

  • 笔塚与退笔塚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注:草圣,指草书成就最高的人,此似指后汉弘农张芝。三昧,奥妙,诀窍)。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塚。”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

  • 下箸万钱

    同“日食万钱”。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下箸万钱费,挥金一笑偿。”

  • 饭囊酒瓮

    借指无所作为之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 “今世士大夫但不读书,即今武夫,乃饭囊酒瓮也。” 参见:○酒囊饭袋见“酒瓮饭囊”。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词语

  • 归元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元,首。后以“归元”谓归还人头。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狄人归元,三军凄怆。”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城门免胄

  •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得罪了老天爷,就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了。 表示注定要受惩罚,无法解救。语出《论语.八佾》:“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金瓶梅》六二回:“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