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粱梦

黄粱梦

唐.沈既济《枕中记》传奇中载:唐开元间青年卢生在邯郸官道上遇一道士。道士送他一只枕头。卢生枕后睡去,梦见他与崔氏女联姻,考中进士,升任节度使。后被馋入狱。后皇上赦免他的死罪,流放边地。数年后,皇上又起用他为相,直到晚年。此时醒来,店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熟。

后以“黄粱梦”喻指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或用指奢望的破灭。

聊斋志异.续黄粱》:“黄粱将熟,此梦在所必有,当以附之邯郸之后。”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见“黄粱一梦”。宋·赵以夫《沁园春·次方时父》:“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正酣。”


黄粱梦”口语说成 “黄粱美梦”,一作 “枕中梦”、 “邯郸之梦”,比喻人生荣辱盛衰如梦,今多指妄想、欲望的破灭。

此梦为什么同 “黄粱”、“邯郸”及 “枕”有关呢?

唐·沈既济 《枕中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邯郸有个叫卢生的人,有天在旅舍里遇到了一个道人,自叹其困。道人给了他一个枕头,说道: “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卢生接过枕头,一下子便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梦里,卢生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买田置地,当官掌权,几十年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后来,他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一下子醒了。当时客店的主人为他们蒸了黄粱饭,饭还未蒸熟哩! 卢生醒后,依然孑然一身。后遂以 “黄粱梦”比喻虚幻妄想及其欲望的破灭。

由上而知,此梦与黄粱、邯郸及枕有关。

宋·陆游 《阆 ( lànɡ) 中作》: “俱是邯郸枕中梦,坠鞭不用忆京华。”即用其典。

此语今口语亦作 “白日梦”。

某书谓 《枕中记》为唐·李泌所撰,恐误。


【词语黄粱梦】  成语:黄粱梦汉语词典:黄粱梦

猜你喜欢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梅森《沦陷》:“~,能做点什么,我们就都尽力做点什么吧! 凭中国人的良心吧!”【词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成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劳苦功高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大功。《史记.项羽本纪》:“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听细说:听信小人之言。并

  • 拔旗易帜

    指韩信派汉兵奇袭赵军营寨,拔去赵军旗,换上汉军红旗,使赵军心大乱,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后以此典比喻推翻别人,取而代之。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

  • 笔上蝇

    《三国志.梁习传》“官至九卿,封列侯”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魏略.苛吏传》:“思(王思)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如是再三。思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踏坏之。”后以“笔上蝇”

  • 下里巴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宋玉见到楚襄王。楚襄王责问他:“你的行为是否有不检点之

  • 入室弟子

    源见“升堂入室”。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晋书.杨轲传》:“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偏正 入室,进入内室。弟子,学生,徒弟。学问技能深得师传,达到精湛深奥的境地。语本《论语》:

  • 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帝(光武帝刘秀)谓弇(音yǎn)曰:‘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疏阔义)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说明一个人只要有坚强意志

  • 弊貂

    源见“季子貂敝”。谓落魄失意,多自谦无才。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 无疆之休

    《书.太甲中》:“作书曰:‘皇天眷佑有商,俾翤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孙传:“是商家万世无穷之美。”无疆:无穷无尽;休:善美。意谓美是无止境的。陈寿《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以享左右无疆之休

  • 咄咄书

    同“咄咄书空”。清尤侗《独坐》诗之一:“独坐空成咄咄书,追寻往书暗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