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逃债台”。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周赧王即位,负债而逃之,名为逃债之宫。”
命运不好。数:命数。奇:( ㄐㄧ jī 基):与偶相对。古人迷信,认为命数成单不成双,命中注定不能偶合。《汉书.李广传》:“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唐代颜师古注:“
源见“访戴”。谓造访故友的兴致。唐李白《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诗:“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词语剡溪兴】 汉语大词典:剡溪兴
《礼记.奔丧》篇,唐代孔颖达疏:“案郑《目录》云,名曰《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原意非专指奔父母亲丧。后代则专称闻父母丧而奔赴之,为“奔丧”。【词语奔丧】 汉语大词典:奔丧
源见“阜财解愠”。谓为民造福,消除怨怒。唐张九龄《恩赐乐游园宴应制》诗:“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词语解愠】 汉语大词典:解愠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典又凝缩为“
主谓 年纪已16岁,正在妙龄。语本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年时 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俞平伯《中年》:“所以倚老卖老固然不好,自己嘴里永远是‘~’,也未见得妙。”△多用于指十六七岁的妙龄
参见:望铜台
源见“张敞画眉”。指女子的秀眉。用以喻新月。唐宋之问《望月有怀》诗:“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源见“扑杀此獠”。指不顾一切对君王过错坚决劝谏。唐唐彦谦《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谏,几覆缀旒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