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询刍”。刍荛:砍柴的人。古代的贤者有疑事请教于樵夫。比喻不耻下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左传.哀公十六年》:“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春秋时,楚令尹子西对于楚太子建之子芈(音mǐ)胜有过扶持、帮助之恩,他将这比作以翼翼卵,以翼扶持长大。后因用
原为“敢在下风”,形容自己心甘情愿承认自己不如对方,愿在下风头聆听教诲。公元前645年韩原之战中,秦穆公俘获晋惠公并将其带回秦国。晋国的大夫们也跟着他们的国君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秦穆公派人安慰他们说:
秦桧促岳飞退兵事。宋代,凡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公文、命令,由内侍省派人持金字牌递送。岳飞(1103-1141年)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世代务农,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从军。不久,金兵入侵,他冲破朝
一车的柴,比喻形大易见的东西。《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词语舆薪】 汉语大词典:舆薪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蜀汉刘备临终托孤时,称赞诸葛亮
同“锦缆龙舟”。宋秦观《望海潮》词:“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后因以“过门不入”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溯河,尽济甄淮,乃劳神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
源见“炙鸡渍酒”。指以絮渍酒裹炙鸡吊祭故友。唐唐彦谦《过浩然先生墓》诗:“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元丁鹤年《挽四明乐仲本先生》诗:“裹鸡吾老矣,东望涕长潸。”【词语裹鸡】 汉语大词典:裹
源见“掣肘”。借指地方良吏受牵制。清卢道悦《偶感再和时斋韵》:“难舒单父肘,耻学楚宫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