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骊歌促别

骊歌促别

骊歌:即《骊驹》,是古代客人告别时唱的诗篇。西汉人王式精通《诗经》,被任命为博士,来到京城长安。博士江公世代研究《鲁诗》,被尊称为宗师,他对王式很为嫉妒。在各位高级官员欢迎王式的宴会上,江公对乐师们说:“唱一支《骊驹》曲吧!”王式说:“我听老师讲过:客人在辞别时唱《骊驹》,主人唱《客毋庸归》。今天各位是主人,天色尚早,不应唱这支曲子。”江公问道:“经书里哪有这样的话?”王式回答:“在《曲礼》中。”江公恼怒骂道:“什么狗曲!”王式觉得受到羞辱,就假装醉倒在地上。宴会后,他责备门生们说:“我本不想来,你们强劝我,结果被这小子羞辱了!”就告病回乡了。后以“骊歌促别”为典,咏告别分手。

【出典】:

汉书》卷88《儒林传·王式传》3610页:“王式宁翁思,东平新桃人也。”“(诸博士)素闻其贤,共荐(王)式。诏除下为博士。……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礼》。’江翁曰:‘何狗曲也!”式耻之,阳(通“佯”,假装)醉通坠。式客罢,让诸生曰:‘我本不欲来,诸生强劝我,竟为竖子所辱!’遂谢病免归,终于家。”

【例句】:

三国魏·曹植《酒赋》:“或叹骊驹既驾,或称朝露未晞。” 南朝梁·刘孝绰《陪徐仆射晚宴》:“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骊歌。” 唐·于志宁《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宾筵未半醉,骊歌不用催。” 唐·杨炯《送郑州周司空》:“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唐·李白《灞陵行送别》:“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秋绝不忍听。” 唐·方干《衢州别李秀才》:“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宋·文同《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主人自醒客已醉,门外落日骊驹催。” 宋·葛胜仲《虞美人》:“骊驹客莫赋归诗,东道留连应赋,不庸归。” 宋·陆游《春晚用对酒韵》:“一闲可敌八珍美,骊驹在门端可起。”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把骊驹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 元·汤式《南吕一枝花·客中奇遇寄情》:“实承望效鸳鸯百岁和同,不提防赋骊驹两字西东。”元·咸廷珪《长江送别图送周平叔之通州丞》:“骊驹歌罢将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清·钱谦益《放歌行赠栎园道人游武夷》:“且勿赋河梁,且勿歌骊驹。” 清·高珩《送阮亭东归时余亦有归志》:“青山约略有前期,犹听骊歌乱客思。” 清·吴祖修《寄示赵书年陈起雷》:“千里歌骊竟不闻,尚思尊酒数论文。” 清·查慎行《钱幼锟将游江右》:“西江吾旧到,为尔唱骊驹。” 清·揆叙《高丽使馆中作》:“欢情方狎鹭,别绪遽歌骊。” 清·黄景仁《浪淘沙》:“骊唱各匆匆,流水西东。” 清·王恪《送杨文叔北上》:“万里征尘拂袂初,骊歌促别意何如?” 清·陆元辅《送袁重其归吴门》:“鲈脍正堪淹客棹,骊驹无奈向关河。”


【典源】 《汉书·儒林传·王式传》:“ (王) 式征来,衣博士衣而不冠,……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 客歌《骊驹》, 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礼》。’江翁曰:‘何狗曲也!’式耻之,阳醉逷(dang) 地。式客罢,让诸生曰:‘我本不欲来,诸生强劝我,竟为竖子所辱!’遂谢病免归,终于家。”注: 服虔曰:“《骊驹》: 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文颖曰:“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 骊驹在路,仆夫整驾。’也。”

【今译】 汉代王式精通《诗经》,受人推荐至京都为博士。博士江公家中世学鲁诗,他嫉妒王式。在欢迎王式的酒宴上,江公对乐人说:“唱《骊驹》。”王式说:“我听老师讲过: 客人辞归时唱《骊驹》,主人唱《客毋庸归》。今天诸位是主人,天色尚早,不应该唱这个。”江公问道:“经书中哪里有这样的话?”王式答:“在《曲礼》中。”江公不禁恼怒:“什么狗曲!”王式感到耻辱,便佯醉倒地。宴后,他责备诸门生说:“我本不想来,你们强劝我,不料竟被小人侮辱。”于是告病回乡。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离别; 或指遭到冷遇,被迫离去。

【典形】 赋骊驹、歌骊、狗曲、骊唱、骊歌、骊歌促别、骊驹、骊驹催、骊驹既驾、骊驹曲、骊驹在门、千里歌骊、王式悔轻来、不欲是王式、王式本不来、骊驹催客、门外骊歌、唱骊歌。

【示例】

〔赋骊驹〕 元·汤式《一枝花·客中奇遇寄情》:“实承望效鸳鸯百岁和同,不提防赋骊驹两字西东。”

〔歌骊〕 清·揆叙《高丽使馆中作》:“欢情方狎鹭,别绪遽歌骊。”

〔狗曲〕 清·黄遵宪《杂感》:“狗曲出何经? 驴卷书博士。”

〔骊唱〕 清·黄鷟来《和韵送戚缄子》:“清歌耿骊唱,忽忽怀故乡。”

〔骊歌〕 唐·于志宁《冬日宴群公于宅》:“宾筵未半醉,骊歌不用催。”

〔骊歌促别〕 清·王恪《送杨文叔北上》:“万里征尘拂袂初,骊歌促别意何如。”

〔骊驹〕 清·陆元辅《送袁重其归吴门》:“鲈脍正堪淹客棹,骊驹无奈向关河。”

〔骊驹催〕 宋·文同《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主人自醒客已醉,门外落日骊驹催。”

〔骊驹既驾〕 三国·曹植《酒赋》:“或叹骊驹既驾, 或称朝露未晞 。”

〔骊驹在门〕 宋·陆游《春晚用对酒韵》:“一闲可敌八珍美,骊驹在门端可起。”

〔千里歌骊〕 清·吴祖修《寄示赵书年陈起雷》:“千里歌骊竟不闻,尚思尊酒数论文。”

〔王式悔轻来〕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之十:“明日孔融应便去,当年王式悔轻来。”


猜你喜欢

  • 银海雁飞

    《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百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秦始皇在骊山修造坟墓,其中有用水银做成的江海,黄金制作的凫

  • 不过虎溪

    源见“虎溪相送”。形容高僧深居尘外,精修佛法。唐王维《能禅师碑》:“禅师子牟之心,敢望凤阙;远公之足,不过虎溪。”

  • 存十一于千百

    在千百个中间只保存下十个或一个。 表示绝大多数已失去,只有很少的幸存。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后多引作〔存十一于千百〕。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

  • 扶摇九万里

    源见“鲲鹏展翅”。形容气象雄伟。金元好问《游泰山》诗:“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

  • 九鼎大吕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为夏禹所铸。《史记.武帝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大吕:钟名。均比喻贵重、分量极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近悦远来

    《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后以“近悦远来”形容政治清明,远近归附。唐白居易《除李夷简西川节度使制》:“专奉诏条,削去弊政……近悦远来,归如流水。”并列 能使邻近的人

  • 三十六将军

    《史记.吴王濞列传》:“七国反书闻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景帝派周亚夫率三十六个将军戡乱,三个月大获全胜。后因用为咏将军戡乱之典。

  • 陈群蹙容

    蹙( ㄘㄨˋ cù 促):局促不安。三国魏陈群见曹丕自立为帝,因而局促不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蹙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

  • 人乳饮独

    《世说新语.汰侈》:“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烝㹠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㹠。’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晋王济生活奢侈,据说他家用人乳喂养小猪,然后上笼蒸熟来吃,

  • 周处杀三蛟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