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饮马投钱

饮马投钱

唐.徐坚《初学记》卷六《渭水第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汉.应劭《风俗通议.衍礼》:“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娣(注:此当指弟妻。《白帖》卷六引作“过姊留饭,密留五十钱于席上而去。”)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蒙求旧注》引作:“常远行于路饮马,辄投钱于井中)。”

项仲仙和郝子廉性行廉洁,从来不愿沾别人一点便宜。或在渭水饮马,或食用井水,都要把钱币投到水中,仿佛买水一样。今天看来,这种投钱的方法毫无意义,行为未免过于迂腐。

郝事《太平御览》卷五一七引《风俗通》作“郝廉”。

旧时以此典比喻廉洁不苟取。评者或以为此实沽名钓誉之举。

南朝梁.任昉《报陆倕书》:“不一饭以忘过,每三钱以投渭。”

隋.柳䛒(䛒音biàn,字顾言)《奉和春日临渭水应令》诗:“饮马投钱岸,解钓剖璜津(璜即璜溪,又名磻溪,周姜尚钓于此得玉璜,故称)。风丝曳香饵,覆杯怀昔人。”


并列 比喻品行廉洁不苟。语本唐·徐坚《初学记》引汉·赵岐《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项仲山,饮马渭水,每投三钱。”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太原郝子廉)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褒义。用于人的品行方面。→脂膏不润 玉洁冰清 纤尘不染 ↔贪得无厌 见钱眼开


【词语饮马投钱】  成语:饮马投钱汉语词典:饮马投钱

猜你喜欢

  • 天放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思。《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成玄英疏:“党,偏;命,名;天,自然也。”【词语天放】   汉语大词典:天放

  • 阮籍之悲

    同“阮籍哭”。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但某穷途异县,歧路他乡,非无阮籍之悲,诚有杨朱之泣。”

  • 凫化舄

    源见“王乔凫舄”。谓地方官出行。唐宋之问《送合宫苏明府颋》诗:“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 三日绕

    同“三日绕梁”。宋黄庭坚《杂吟》:“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 青藜

    源见“青藜照阁”。指夜读照明的灯烛。宋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亦借指勤学苦读。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亦借指读书人。明夏完淳《

  • 支属

    亲属。《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支亦作“枝”。《史记.五宗世家》:“(中山靖王)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有:多有的意思。【词语支属】   汉语大词典:支属

  • 无事不登三宝殿

    《群音类选.胡文焕〈茶船记.金山题诗〉》:“无事不登三宝殿,等闲休学塔中行。”三宝殿:佛殿。旧时去佛殿自是有求,表示此来是有目的的。后人用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找上门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 孟公惊坐

    源见“陈惊座”。形容人负盛名,受人仰慕。明唐寅《侠客》诗:“孟公好惊坐,郭解始横行。”坐,通“座”。【典源】《汉书·游侠传·陈遵传》:陈遵“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请求不

  • 分甘同苦

    见“分甘共苦”。《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死生以之。”【词语分甘同苦】  成语:分甘同苦汉语大词典:分甘同苦

  • 弄潮儿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四“观潮”:“弄湖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唐宋.时盛行钱塘江观潮。善泅水的少年,以大彩旗、红绿小伞、彩缎等系于竹竿上,伺潮出海门,即百十为群,执旗泅于水上,称为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