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飞蛾投火

飞蛾投火

飞蛾:夏天的一种小虫,喜近光。比喻自取灭亡。语本晋.支昙谛《赴火蛾赋》:“悉达有言曰:‘愚人贫身,如蛾投火。’诚哉斯言,信而有征也。”


见“飞蛾赴火”。迟子建《鸭如花》:“徐五婆想铁峰镇离小城最近,不过是五十里路。那里的警戒不见得比这里松懈。你若想~自取灭亡岂不更好?”


解释飞蛾投身火焰。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到溉传》:“因赐溉《连珠》曰:‘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到溉是南北朝时期梁朝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贫寒,但是他和弟弟到洽都聪慧敏捷,很有才学,逐渐名声远播。到溉为官后,带头节俭,不爱好声色娱乐,外出时车马服饰也从不装饰得鲜艳华丽,帽子、鞋子十年才换一次,朝服有的都穿得打了补丁。到溉兄弟非常友爱,弟弟到洽活着时,两人常常住在一起,到洽死后,自己便发愿出家,戒断荤腥,终身吃素,早晚跟随僧人诵经。

到溉性格严谨宽厚,皇帝非常喜欢他,到溉的孙子到荩也非常有才华。有一次两人都跟随皇帝出巡京口,在北顾楼大家都登楼赋诗,皇帝让到荩做诗,命令刚下,到荩的诗就做好了。皇帝看完后又拿给到溉看,说:“到荩一定是个才子,我现在反倒认为你过去的文章都是到荩帮你写的。”于是赏赐给到溉《连珠》一文,说:“研磨作文,挥毫写信。就如同飞蛾向火光奔赴,哪里能吝惜焚毁自己的身躯。年纪虽已变老,可由到荩相助。”展示了皇帝对祖孙二人的赏识。

近义自取灭亡

反义明哲保身

例句

明知故犯,知法犯法,以身试法,岂不是飞蛾投火。


【词语飞蛾投火】  成语:飞蛾投火汉语词典:飞蛾投火

猜你喜欢

  • 投匮

    同“投匦”。《宋史.瀛国公纪》:“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不限偏裨士卒,如不隶军中者,许投匮自荐。”【词语投匮】   汉语大词典:投匮

  • 胸吞云梦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张曲江语人曰:‘学者常想胸次吞云梦泽,笔头涌若耶溪,量既并包,文亦浩瀚。’”原是唐代张九龄论及文人气度的话,后用以比喻文人胸怀开阔,气势磅礴。主谓 云梦,古泽薮名。通常

  • 蓬壶

    同“蓬莱”。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十:“阆风 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唐天下无。”宋陆游《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词:“却过蓬壶啸傲,世间岁月骎骎。”【词语蓬壶】   汉语大词典:蓬壶

  • 皋鱼

    源见“风木之悲”。人名。后借指父母亡故不及奉养的人子。汉马融《长笛赋》:“澹台载尸归,皋鱼节其哭。”明朱鼎《玉镜台记.拆书见镜》:“下官只为竭忠王室,致令举家系累。慈亲若亡,吾其为皋鱼矣。”【词语皋鱼

  • 猪肝累贤守

    同“猪肝多累”。清吴雯《广陵逢李阆仙刺史》诗:“难将菜把乞园官,敢望猪肝累贤守?”

  • 五陵轻薄儿

    犹言纨绔子弟。唐施肩吾《代征妇怨》: “寒窗羞见影相随,嫁得五陵轻薄儿。” 参见:○五陵

  • 桂旗

    《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王逸注:“结桂与辛夷以为车旗,言其香洁也。”后因以“桂旗”指神祇车上所树之旗。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左倚采旄,右荫桂旗。”【词语桂旗】  

  • 折长补短

    取有余以补不足。《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宋 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见“绝长补短”。《韩非子·初见秦》

  • 庾公闲

    源见“南楼”。指名公闲时咏谑游乐。唐卢纶《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诗:“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庾公闲。”

  • 丙魏

    丙吉、魏相二人的合称。丙吉、魏相先后担任汉宣帝的丞相,以能识大体,为政宽平名重于世。丙吉、魏相二人相友善,被人称为贤相。《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曰:“古代经书称国君为‘元首’(即“头”,喻君王),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