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颐指气使

颐指气使

见“目指气使”条。


并列 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动作示意。气使,用神情去支使人。形容对人态度傲慢。高阳《粉墨春秋》:“管理这一批身分介于俘虏与客人之间的名流的是一个名叫井崎喜太郎的中尉,~,架子极大。”△贬义。多用于写倨傲而有权势的人。→颐指进退目指气使 指手画脚 发号施令 ↔降心相从。也作“目指气使”。


以下巴的动向及眼色指挥人谓之 “颐指气使”。形容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简言 “颐指”。亦作 “目指气使”,即动目以指物,出气以使人之意。

“目指”是以目光 ( 眼神) 指物,那么, “颐指”是什么指呢?是下巴吗?

《急就篇》卷三: “颊颐颈项肩臂肘。”颜师古注: “下颔曰颐。”《说文·页部》: “颔,顄 ( hán) 也。”“顄,颐也。”段注: “颔,口也。…… 《方言》: ‘颔、颐,颌也。南楚谓之颔,秦晋谓之颌,颐其通语也。’”顄即颔,颔训 “口”,则 “下颔曰颐”之 “颐”即为口之下半部,也就是俗所谓之下巴。

因此,“颐指”即言用下巴指挥或指示。头稍微向上一抬,再加以眼神示意或鼻出气息而指挥别人,这就是态度傲慢的 “颐指气使”。


【词语颐指气使】  成语:颐指气使汉语词典:颐指气使

猜你喜欢

  • 任姒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颜师古注:“任,太任,文王之母;姒,太姒,武王之母也。”古人认为周文王母太任和周武王母太姒是贤惠后妃的典范。后遂用为称美后妃之典。元.

  • 函关气

    同“函关紫气”。明汤显祖《紫箫记.出山》:“蚤识函关气,空为出岫云。”

  • 一笑病去

    《庄子.达生》:“桓公田於泽,管仲御,见鬼焉。……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

  • 绕惊乌

    源见“乌鹊南飞”。感慨栖止不定。宋钱惟演《直夜》诗:“重橑只闻喧鼠斗,危枝谁见绕惊乌?”

  • 操奇斗赢

    见“操奇逐赢”。

  • 当垆人

    源见“文君沽酒”。指卖酒人。宋苏轼《河满子.湖州作》词:“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 乐然后笑

    快乐时才笑。 表示笑得很自然。语出《论语.宪问》:“(夫子)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北周.王褒《象戏经序》:“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

  • 荆人弓

    同“楚人弓”。楚,古亦称荆。清钱谦益《昆仑山人扇子歌》:“魏公笏在世所羡,荆人弓失嗟何及。”

  • 陈思八斗

    源见“八斗才”。称誉高才。孙为霆《满庭芳.亦友》词:“君比陈思八斗,我夸元礼同舟。”

  • 广德从桥

    《汉书.薛广德传》:“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也……其秋,上酎祭宗庙,出便门,欲御楼船,广德当乘舆车,免冠顿首曰:‘宜从桥。’诏曰:‘大夫冠’。广德曰:‘陛下不听臣,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得入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