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韩寿偷香

韩寿偷香

世说新语.惑溺》载:晋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情好,便将家中所藏珍贵异香送给他。不久,贾充发现此事,“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后“偷香”常与“窃玉”连用,喻指男女暗通私情。

唐.刘禹锡《泰娘歌》:“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李商隐《无题》七律二首之一:“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见“窃玉偷香”。《晋书·贾谧传》、南朝《世说新语·惑溺》载:晋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盗西域异香赠寿。充僚属闻寿有奇香,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寿。明·沈鲸《双珠记·遇淫持正》:“不但偷铃,~,方法也是我教他的。”


【典源】《世说新语·惑溺》:“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suo) 中看,见寿,说 (悦)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 遂请婢潜修音问。 及期往宿。 寿��捷绝人,踰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 (悦) 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异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箸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閤急峻,何由得尔? 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返) 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太平御览》卷九八一引《郭子》谓此为陈骞女事,一般皆称引《世说新语》贾女事。《晋书·贾充传》亦载。

【今译】 晋代韩寿姿容秀美,风流潇洒,司空贾充任他为掾吏。贾充在家宴饮宾客,其女从窗棂中窥见韩寿,心生悦慕,思念难忘。后贾家婢女去韩寿家,把贾女相思之情告诉韩寿,又说贾女美貌。韩寿听后动心,便请婢女替他暗通消息。到幽会的日子,韩寿越墙而入,他行动矫捷,谁也不知。贾充只觉其女变得讲究梳妆,神情愉悦,不同往常。一天,贾充与属僚聚会,他闻到韩寿身有奇香,此香为外国所贡,一经沾染,逾月不消。这种香晋武帝仅赐自己及陈骞,因此贾充怀疑韩寿与其女私通,而家中院墙高耸,门户紧严,不知由何处进来?于是借口有贼,令人整修院墙。修理人回报说:“别处没发现什么,只东北角像有人迹,但墙很高,人不可能翻越。”贾充把其女的贴身婢女叫来拷问,她们如实招出。贾充隐秘此事,将女儿嫁给韩寿。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男女私情; 或咏异香。

【典形】 韩掾偷香、韩寿香、韩香、胡香、贾充香、贾女香、贾氏窥帘、窥韩、窃香、然香望韩寿、偷香、偷香掾、外国香、遗香、香传贾娘、韩寿畏香飞、韩令偷香、贾阁香空、香寄韩寿、异香寄寿、韩寿沉、窃香韩寿。

【示例】

〔韩掾偷香〕 宋·杨亿《无题》:“应知韩掾偷香夜,犹记潘郎掷果年。”

〔韩寿香〕 唐·刘禹锡《泰娘歌》:“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

〔韩香〕 宋·周邦彦《风流子·大石》:“问甚时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胡香〕 北周·庾信《鸳鸯赋》:“若乃韩寿欲婚,温峤愿妇,玉台不送,胡香未有。”

〔贾充香〕 元·白朴《越调·小桃红》:“伤心留得,软金罗袖,犹带贾充香。”

〔贾女香〕 宋·黄庭坚《酴醿》:“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

〔贾氏窥帘〕 唐·李商隐《无题》:“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窥韩〕 明·汤显祖《紫箫记》:“调琴献帽人多爱,窥韩盼玉凝波待。”

〔窃香〕 宋·何籀《宴清都》:“堪怨! 傅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

〔然香望韩寿〕 南朝陈·卢询《三妇艳诗》:“然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

〔偷香〕 宋·欧阳修《望江南》:“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偷香掾〕 明·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应门未遇偷香掾,坠溷翻成逐臭夫。”

〔外国香〕 宋·杨亿《霜月》:“鬓减前秋绿,衣消外国香。”

〔遗寿〕 宋·黄庭坚《木兰花令》:“早梅献笑尚窥邻,小蛮窃香如遗寿。”

〔香传贾娘〕 唐·杨巨源 《独不见》:“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词语韩寿偷香】  成语:韩寿偷香汉语词典:韩寿偷香

猜你喜欢

  • 牛祸

    《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传》:“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与太原王参、梁王揖同日立。……三十五年冬,复入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日薨。”

  • 铅刀用

    同“铅刀一割”。赵朴初《周总理挽诗》:“我惭驽骀姿,期效铅刀用。”

  • 岳牧

    《书.周官》:“曰唐 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后因以“岳牧”泛称封疆大吏,辅国贤臣。《后汉书.班彪传》:“于是三事岳牧之僚,佥尔而进。”宋范仲淹《青州谢上表》:“海 岱之区,地

  • 醋浸曹公

    源见“望梅止渴”。对酸梅子的戏谑语。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瓮,汤燖右军两只,聊备一馔。’”

  • 诛错为名

    《汉书.晁错传》:汉文帝时,“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使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汉景帝时,晁错为御史大夫,曾建议

  • 市骏

    同“市骏骨”。南朝 梁萧统《答东湘王求文集诗苑书》:“爱贤之情,与时而笃,冀同市骏,庶匪畏龙。”【词语市骏】   汉语大词典:市骏

  • 萤灯

    同“萤囊”。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万古群经。”

  • 新亭泣

    同“新亭对泣”。唐独孤及《癸卯岁赴南半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幼深》诗:“莫作新亭泣,徒使夷吾嗤。”【词语新亭泣】   汉语大词典:新亭泣

  • 白发潘郎

    源见“潘安白发”。喻指愁生白发的失意者。宋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词:“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它眉黛。”

  • 连篇累幅

    同“连篇累牍”。《野叟曝言》第八三回:“伧父极力铺张,连篇累幅,无此气势者,由于笔之钝故也。”清 汤斌《江南镇江府海防同知冉渠吴公墓志铭》:“偶尔撰述,信笔抒写,连篇累幅。”见“连篇累牍”。《野叟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