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鼓鼙( ㄆㄧˊ pí ):乐器,即大鼓和小鼓,古时进军时用以激励士气。后借指战争。 国家有了战事,就会想到领军打仗的人。语出《礼记.乐记》:“君子听鼓辈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汉书.陈汤传》:“汤下狱当死。太中大夫谷永讼汤曰:‘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盖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率(同“帅”)之臣。’”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故闻鼓鼙之音,思将帅之臣,盖以声音有大小,故动人有猛静也。”北周.庾信《功臣不死王事请门袭封表》:“闻鼓鼙而思将帅,画云台而念旧臣。”宋.苏轼《石鼓歌》:“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伏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矇瞍!”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谢忠愍公保卫天津》:“夫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当粤贼披猖,时事孔棘之秋,显皇帝侧席求贤,有能倡众杀贼者,往往不次超擢。”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一)》:“海派《大公报》的《大公园地》上有一篇题为《太学生应试》云:又一生在《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题后,并未作文,仅书‘若见美人甘下拜,凡闻过失要回头’一联,掷笔出场而去。某试官批云:‘闻鼓鼙而思将帅之臣,临考场而动爱美之兴,幸该生尚能悬岩勒马,否则应打竹板四十,赶出场外。’”


猜你喜欢

  • 负郭相君

    源见“苏秦六印”。指战国苏秦。宋苏轼《玉盘盂》诗之二:“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词语负郭相君】  成语:负郭相君汉语大词典:负郭相君

  • 善始令终

    同“善始善终”。三国 魏嵇康《琴赋》:“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殊勋懿行,溢美于青编;善始令终,腾劳于明代。”见“善始善终”。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

  • 大刀环

    同“大刀头”。清徐锡麟《出塞》诗:“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 社燕秋鸿

    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鸿雁秋时来,春时去。以此比喻刚刚相见,立即又相分别。宋代苏轼《送陈睦知潭州》诗:“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并列 春社之日燕来,秋社之日去雁,则春社之日去,秋社之日来。

  • 飞鸿

    源见“鸿爪雪泥”。喻指四处飘泊之人。清钱谦益《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一:“天下安危两司马,人间出处一飞鸿。”【词语飞鸿】   汉语大词典:飞鸿

  • 山公访嵇绍

    《晋书.嵇绍传》:“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及发诏征之,

  • 仪狄之戒

    源见“大禹恶酒”。指酒戒。《平山冷燕》一回:“君尽臣欢,尊本朝故事,敕赐赋《醉学士之歌》;臣感君恩,择前代良谟,慷慨进疏仪狄之戒。”

  • 东箭南金

    《乐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箭,一种细小坚实可作箭杆的竹子,出之东南。西南出金石。后来就用“东箭南金”比喻高尚的人品,优秀的人才。也作“南金东箭”。唐.

  • 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

    道:这里指政治主张。 政治主张能够实现吗?决定于命运;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吗?也决定于命运。 这是古人一种宿命论观点。语出《论语.宪问》:“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

  • 西华葛被

    同“西华葛帔”。被,通“帔”。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孙祖恩〕衣敝履穿,面目憔悴,殊令人有西华葛被之叹。”【词语西华葛被】   汉语大词典:西华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