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延津剑”。元鲜于枢《念奴娇.八咏楼》词:“长溪西注,似延平双剑,千年初合。”
同“鹢首”。北周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之二:“秋光丽晚天,鹢舸泛中川。”【词语鹢舸】 汉语大词典:鹢舸
42` 源见“安世补亡”。称赞人博闻强记。清吴雯《哭张三公路之丧而送之十首》之四:“亡书三箧君能记,谁备河东顾问来?”
同“典鹔鹴裘”。宋刘筠《欢石集贤饮》诗:“鲁壁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不以巧伪与世俗周旋,保持高尚的节操。此处“拙”是拙于应世的意思。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词语守拙】 汉语大词典:守拙
同“改弦更张”。《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见“改弦更张”。《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词语改而更张】 成语:改而更张汉语大
同“月里姮娥”。元 曾瑞卿《留鞋记》四折:“有口难言,月里嫦娥爱少年。”偏正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后有“月里嫦娥”之说。常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元·曾瑞《留鞋记
同“锦官城”。唐李白《蜀道难》诗:“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词语锦城】 汉语大词典:锦城
多听各方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只听一面之辞,就会昏暗不明。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范祖禹《唐鉴》卷三引作“兼听则
去掉官场正服的打扮。指弃官归隐。唐代杜牧《晚晴赋》:“若予者则为何如?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并列 脱下官帽,摘去佩玉。形容辞官归隐。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