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华殿语

金华殿语

世说新语.言语》:“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

此处“金华殿之语”是指汉时班伯在金华殿中听郑宽中、张禹朝夕入朝讲说《尚书》、《论语》的事。见《汉书》卷一百上“叙传”。

这段话,桓温的意思是说,听讲《礼记》常常有所体会,每当此时,便觉得好像自己的思想很接近道家的玄妙之道了。刘尹则认为,听别人讲说《礼记》,也和当年班伯在金华殿听讲《尚书》、《论语》一样,那仍不过是儒家的宣传,根本不是老、庄学说的至德妙理。

后因以“金华殿语”常指儒家学说的谈论。


偏正 只是像在金华宫殿上讲话而已,还不足以真正比拟老庄之道的要言妙旨。比喻只是一般水平的讲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述,刘惔和桓温一起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多用于写人语言表达方面。→言语无味 ↔妙语天下


【词语金华殿语】  成语:金华殿语汉语词典:金华殿语

猜你喜欢

  • 嵇散挥弦

    源见“广陵散”。比喻人事凋零。清钮琇《〈觚賸〉序》:“嵇散挥弦,《广陵》之音欲绝。”

  • 仁风

    《世说新语.言语》:“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袁宏字彦伯,陈郡人……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

  • 其仪不忒

    仪:言行。忒( ㄊㄜˋ tè ):偏差。 意谓所言所行,没有偏差。语出《诗.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宋.徐铉《大唐故中散大夫洛阳县开国子贾宣公墓志铭》:“亶矣君子

  • 壶翁仙诀

    同“壶公术”。宋刘克庄《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试问取,壶翁仙诀,几时传与君房?”

  • 姜家大被

    同“姜肱被”。清袁枚《端州苦热行》:“试想姜家大被纵然好,可能此际同眠双白头。”【词语姜家大被】   汉语大词典:姜家大被

  • 张洞庭

    同“洞庭张乐”。宋黄庭坚《再次孔四韵》:“端可张洞庭,寥阔世未信。”

  • 成千累万

    多得以千万计数。此典指清康熙时御史(专职监察传)弹劾(hé核,揭发罪状)宠臣高士奇结党营私,暗受赠送礼物的数量极多到成千上万。高士奇(1645一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 两袒

    参见:东食西宿【词语两袒】   汉语大词典:两袒

  • 龙马精神

    源见“龙马”。比喻雄健旺盛、奔驰跃进的精神。多指老年人老而弥健,精神旺盛。唐李郢《上裴公》诗:“四朝忧国鬓成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偏正 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比喻高昂旺盛的精神。唐·李郢《上裴晋公》诗:“

  • 燬犀

    亦作“燃犀”,燃烧犀角。《晋书.温峤传》:“(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毁:同燬。古传烧犀角可以照妖,后借用为洞察奸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