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追亡

追亡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逃走)。何闻信亡,不及以闻(来不及先告知刘邦),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刘邦到了汉中后,并不重用韩信,韩信一气下便逃走了。萧何知道韩信有奇才,便连夜去追赶韩信。萧何追回韩信后,在刘邦面前竭力举荐,刘邦遂拜韩信为大将。在古诗文中,用“追亡”的典故常比喻爱惜并大胆地推举人才。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左右手”常比喻得力助手。《后汉书.窦融传》:“数上书求代,诏报曰:‘吾与将军如左右手耳,数执谦退,何不晓人意?’”


【词语追亡】   汉语词典:追亡

猜你喜欢

  • 良知良能

    泛指与生俱来的道德观念和知识。孟子说,人们无须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无须乎用脑筋思考就可以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两三岁只会笑、要人抱的小孩,没有不知道爱他父母的,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他

  • 宪章文武,祖述尧舜

    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 乌衣旧宅

    《宋书.谢弘微传》:“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其外虽复高流时誉,莫敢造门。”《

  • 辨水

    《淮南子.氾论训》:“臾儿易牙,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后以“辨水”称扬人的味觉特别灵敏。宋秦观《次韵谢李安上惠茶》:“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词语辨水】   汉语大词典:辨

  • 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蓰( ㄒㄧˇ xǐ ):五倍。什伯:同“十百”。 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 表示事物之间差别很大。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 鱼龙曼衍

    源见“鱼龙漫衍”。形容宴舞之盛。清黄遵宪《述闻》诗之四:“鸜鹆往来谣语恸,鱼龙曼衍戏场多。”亦喻指虚假多变,玩弄权术。《官场现形记》十四回回目:“剿土匪鱼龙曼衍,开保案鸡犬飞升。”见“曼衍鱼龙”。鲁迅

  • 切瑳

    同“切磋琢磨”。《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宋王安石《寄吴冲卿》诗:“切瑳非无朋,阻阔嗟何速!”【词语切瑳】   汉语大词典:切瑳

  • 釜生鱼

    源见“甑尘釜鱼”。谓釜中已生出鱼来。形容贫困乏食,断炊已久。宋陆游《晨起》诗:“空釜生鱼忍贫惯,闲门罗雀与秋宜。”见“甑尘釜鱼”。金·元好问《寄西溪相禅师》:“门堪罗雀仍未害,釜欲生鱼当奈何!”【词语

  • 誓右军

    同“誓墓羲之”。清姚鼐《次韵同年蒋澄川见怀》:“锄犁久分终南亩,陇隧今传誓右军。”

  • 方邵

    同“方召”。《宋书.王镇恶传》:“〔镇恶〕实扞城所寄,国之方 邵也。”隋卢思道《劳生论》:“方 邵重臣,外扬武节。”【词语方邵】   汉语大词典:方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