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歌五袴”。指惠政给人民带来福利。宋苏舜钦《送杜密学赴并州》诗:“黠吏腹心溃,疲民襦袴温。”
同“聊城箭”。明夏完淳《细林夜哭》诗:“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清汪懋麟《哭伊中丞》诗之一:“安得聊城矢,苍茫忆鲁连。”
同“瓦釜雷鸣”。唐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见“瓦釜雷鸣”。【词语瓦釜之鸣】 成语:瓦釜之鸣
同“哭秦庭”。唐元稹《楚歌》之六:“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
源见“总角”。古代儿童束发为两结,妆如两角,称“角丱”,故以借指童年。明汤显祖《大司马新城王公祖德赋》:“高文以就,角丱而起。”【词语角丱】 汉语大词典:角丱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克绍箕裘”谓能继承祖业。李劼人《死水微澜》二部分二:“他父亲虽是病得发昏,也知道这儿子是个克绍箕裘的佳儿,不由不放心大胆,一言不发,含
源见“玉兔”。代指月亮。宋朱敦儒《诉衷情》词:“月中玉兔日中鸦,随我度年华。”
源见“洛神”。指仙女或美女。清董元恺《念奴娇.题玉声画美人》词:“鹅溪数尺,有宓妃洛女,翩然相引。”
源见“马空冀北”。指人才聚积之地。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适当视事之初,愿效孙阳(伯乐之名),相神驹于冀野;窃希雷焕,辨宝锷于丰城。”【词语冀野】 汉语大词典:冀野
《左传.僖公十五年》:“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晋.杜预注:“郑国献马名小驷。”春秋时,郑国曾向晋侯敬献过名曰“小驷”的马。后将“郑小驷”用作咏马之典。唐.韩翃《送管城李少府》:“还乘